第437章 老丈人心目中的小清新美食,居然是——炒肝兒?!
饞嘴小貓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7章 老丈人心目中的小清新美食,居然是——炒肝兒?!,不裝了,我是廚神我攤牌了!,饞嘴小貓咪,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開啟高壓鍋,將裡面的肥腸撈了出來。
雖然名字叫炒肝兒,但這道京城的國民美食主料卻是肥腸,至於豬肝,只佔肥腸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
之所以有這樣的搭配,是因為過去豬腸是沒人要的東西,價格低廉,而豬肝的價格卻比較高,所以就把起點綴作用的豬肝當成了名字。
這種命名方式跟京城人的習慣有關,總想把最好的亮出來。
就比如京城的另一道美食——燻黃魚兒,其實是豬頭肉,因為做的時候每一鍋裡面會放一條比較名貴的小黃花魚,所以才有了這麼個稱呼。
肥腸剛撈出來時比較燙,而且過於軟爛,所以要先晾一會兒再切。
趁著這個功夫,林旭把油餅全炸了出來。
接著正式開始製作炒肝兒。
炒肝兒需要的配料並不複雜,主要有幹黃醬、生抽、老抽、大蒜、口蘑湯、肥腸、豬肝、綠豆澱粉等配料。
口蘑湯沈老太太已經準備好了,有小半盆。
這是京城人做飯離不開的一種調味品,不管葷菜還是素菜,做的時候來上兩勺,香味就會大不一樣。
把幹黃醬擠到碗裡,加入一些黃酒,攪拌澥開。
用黃酒來澥幹黃醬,能讓醬的香味更濃。
澥開放在一邊備用,把剛剛炸油餅的熱油倒進油罐裡,鍋底稍稍留一點底油。
用漏勺從高壓鍋裡撈幾顆煮過肥腸的八角,等鍋裡的油燒熱,把八角扔進去,炸出香味兒。
之所以用煮過的八角,而不是新鮮八角,是因為煮過的八角香味更柔和,沒有新鮮八角那種濃烈的衝味。
這樣做出來的炒肝兒喝著才過癮,也更舒服。
趁著炸八角的時候,林旭拿了幾個大蒜,拍扁後同樣扔進了鍋裡。
等八角炸到黑褐色,大蒜變得金黃時,將澥開的幹黃醬倒進去,把醬的香味炸一下,這樣做出來的炒肝兒才夠香。
過去那些炒肝店裡都是這麼炒一大盆醬,等開始做炒肝時舀一大勺丟進湯裡,既快捷又方便。
不過自家吃的話,就不用那麼多了,少來點就行。
幹黃醬炒香,下入一大碗煮肥腸的原湯,再倒入一大碗口蘑湯,最後加清水,加到半鍋為止。
口蘑湯和肥腸湯都不能少,但也不能放太多,否則口蘑的味道過於濃郁,會壓住肥腸的香味和豬肝的鮮味。
趁著熬湯的時候,林旭將肥腸改刀切成滾刀塊。
再把一直浸泡著的豬肝拿過來,先剔掉筋膜,再切成細長的柳葉片。
切好進行醃製,豬肝裡放入一小勺食鹽,一小勺胡椒粉,再來一把幹澱粉,抓拌均勻後放在一邊。
豬肝是一種非常容易熟的食材,所以不能放早了。
得等到快出鍋時再放,那會兒豬肝的口感軟嫩可口,鮮味十足。
要是煮老了,豬肝的會發幹發苦,入口有種吃沙子的感覺。
鍋裡的湯要多熬一下,把幹黃醬和口蘑湯香味完全熬出來,這會兒還有點時間,林旭用蒜臼子搗了一點蒜泥,又切了一點蒜末。
蒜是炒肝兒的靈魂,整個製作過程中要放三次以上的蒜。
第一次是炒幹黃醬時放的整粒大蒜,第二遍是提味用的蒜泥,第三次是臨出鍋撒的蒜末。
為了讓味道更好,有時候蒜米甚至要放兩遍。
把蒜準備妥當,林旭又把綠豆澱粉用清水攪開。
做炒肝兒首選綠豆澱粉,因為這種澱粉做出來的糊餬口感最瀾滑,不用勺子舀,順著碗邊一吸溜就能喝下去。
據說老京城人從不說吃炒肝兒,而是說喝炒肝兒。
吃的時候不用勺子,也不用筷子,就這麼端著碗,順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