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5章 剌蝟之城,明末之席捲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些遼民那見過這麼多糧米,一個個眼睛紅紅的盯著,要不是邊上有軍士年看著,估計有人敢上去搶的。
眾人看了好一會,也數不清有多輛車過去了。
就在這時,一名軍官模樣的人走過來,正是馬躍。
他大聲嚷嚷道:“不用看了,這些糧米,都是為你們準備的,到了金州,你們好好幹活,丁大人供你們吃飽,讓你們有地方住。”
遼民們聞言俱是大喜,不敢相信,剛剛那一車一車的糧米,居然是讓他們吃的。
“丁大人長命百歲啊。”人群中有年長者叫了起來。
接著很多人紛紛叫著。
“別叫了別叫了,回家了,回金州,鄉親們,咱們回家了。”張經大聲喝著,一揮手,上萬遼民跟在車隊後面,開始往金州去。
馬躍很快騎上馬,出了南關口後往西北,沒一會就看到丁毅正和一堆軍將在一起,站在一個山坡上。
“進入七月,後金騎哨出來的越來越少,最近幾天已經沒有騎兵在外巡邏了,眼下從復州到南關口,都是咱們的騎兵在縱橫,這段時間,那批混蛋得意的不得了。”張經正在向丁毅彙報。
丁毅點頭:“如果沒猜錯,後金準備集齊兵馬往大淩河去了。”
“這是咱們的機會,他們最少要打幾個月,無論如何,後勤司要保障好新來的兩萬遼民,建設司要讓他們把金州,建成新的銅牆鐵壁。”
“肯定沒有問題,金州城不大,這麼多人進去搞,保證比當年徐大堡還要銅牆鐵壁。”杜如海和鍾鎮奴紛紛表態。
後金大軍要走,這段時間肯定是死守復州和蓋州,也不會出來惹事。
但丁毅不能不動,他怕被召去大淩河參戰。
於是當天他就上報孫承宗,旅順準備佔了金州,一來可以牽制後金的兵力,二來可以拓地囤田,三來有復土之功。
孫承宗看後,覺的可以這麼幹,因為祖大壽此時已經出發,要去修大淩河城。
丁毅這麼幹的話,正好可以牽制後金,後金要想打金州,就要發動大軍。
孫承宗覺的丁毅真是良將,關鍵時候,想到去佔金州。
因為這時祖大壽和朝庭想修大淩河的事,東江鎮皮島和旅順的人都是不知道的。
他肯定想不到丁毅是為了不想被徵召,才故意這麼幹的。
當下孫承宗回信,好好誇獎丁毅一番,還向崇禎表揚了丁毅,大概是說,丁毅這個時候佔金州,可以牽制遼東的後金軍,對祖大壽修大淩河有幫助。
崇禎當然也高興啊,這可是復土之功,上次丁毅打下來又沒守,讓他鬱悶半天。
當即也傳令口頭嘉獎了一番丁毅的旅順營。
丁毅又來信說,為修復金州城防,從皮島弄了上萬遼民,糧食不夠吃啊,還有,朝庭好像又好幾個月沒發糧餉了。
孫承宗也很仗義,很快讓登州水師組織運了三千石糧米,你們先吃著吧,但是朝庭的糧餉麼,先緩緩,等十一月過後,秋糧收上來再說吧。
丁毅又哭窮,要兵甲,要火藥。
孫承宗還算靠譜,想著指望丁毅牽制後金,最好後金去打金州,讓祖大壽專心修大淩河才好,於是又拔了一些兵甲和火藥等物資。
但量都不算多,丁毅開口要了,他最多隻肯出十分之一,必竟現在大明朝也很窮。
七月四日。
丁毅帶著人正在金州城內,站在金州城的城牆上。
金州原是一座破舊土城,後明朝建國時,金州衛指揮使韋富來督修。
當年他們來到這裡,親自帶領軍民,伐薪燒炭,闢窯制磚,以青磚逐段包砌原破舊的土城牆,工程量非常浩大,前後經歷兩年才把金州城全部包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