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8章 學校改革,明末之席捲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現在丁毅每年有八千根大木過來,他以每年存三千根,用五千根的速度,囤積大木。

原本皮島這邊自己砍大木的工人有九成轉向其他用工方向,所有造船的木頭,靠朝鮮提供和用存貨。

丁毅這邊只少砍一點用來制炭的木頭。

這艘船出來後,將在旅順和濟州之間來回,專門用來訓練水師,因為以後水師會配備大量的黃河號戰船,必須要水師官兵提前適應。

丁毅等人在李織的帶領下,上船看了一遍,眾水師將領非常滿意。

炮不少,空間大,即能打,又能運。

唯一的缺點就是船速有點慢。

但你要了空間炮又多,自然不可能速度也起來。

因為這個船廠比旅順那邊的船廠還大,丁毅和李織研究過後一致認為,以後旅順船廠專門造千料以下的船,長生船廠專門造一千料以上的。

但僅有兩個船廠是不夠的,濟州島那邊,在丁毅的計劃中,也要造兩個船廠,且更大。

現在丁毅有錢有人,唯一能影響他進度的,只有工匠的數量。

如果他工匠足夠多,他能一年造五個船廠起來。

但現在造的再多也沒有用,造船工匠太少。

這個時代造船工匠比銃匠和鐵匠還少,還難找。

丁毅也算有日本和朝鮮的支援,從這兩地方弄了不少造船匠過來,還是不夠用。

從長生島回來的路上,丁毅就一直在想,有什麼辦法能大量的為自己提供船匠工匠鐵匠?

靠搶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像自己所想的那樣,自己培養。

這些年他專注軍事和經濟,很少關心學校,上旅順之後的第二天,他馬上叫來李氏,洪安書,這兩人在宋哲走後,是教育司的主要負責人,李氏負責女生,洪安書負責男生。

教育司現在共有兩座學校,一座在旅順口,這是新學校,去年剛剛完工,能同時容納五千人上學。

當時因為面積不夠,還毀了二百多畝糧田,把丁毅心痛的半死。

另一座在皮島,規模小了點,只能容納二千學生。

旅順這個學校,用丁毅的話說,就是為了賣學區房。

這幾年他在旅順建了大量的房子,藉著上學的理由,去年賣了幾千戶,當時每戶暴賣一百兩到三百兩,一共賣到八十多萬兩,好好的大賺了一筆。

可見學區房在古代也是很有市場的。

丁毅這番操作把過去幾年發給工匠軍官醫生老師們的高工資,一下子回收了好多。

這讓阮文龍佩服的五體投地。

可惜也僅僅到此為止,因為旅順這邊沒地方建房了。

他現在兩地四十多萬人口,旅順這片就有十萬,實在沒地方蓋房子了,再蓋就要毀田,把農田全毀掉,這是不可能的。

李氏率先向丁毅彙報。

旅順學校共有五十個班,共二千四百多學生,學生年紀在十歲到十八歲之間。

另有五個班是軍中掃盲班,即軍中軍官每年抽一個月來學字,只學字,和簡單數學,每年每人都要參加一個月,有的學了好幾年了。

但只要透過考試就不用再來。

如果認真學,很多軍官只要一年就能透過考試,現在軍中最長紀錄是一個把總,學了四年才透過考試,成為大家的笑柄。

而軍中普通士兵的學習就由軍官們回去教,每五天學一課。

這樣下來,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學習,丁毅的兵馬基本個個都識字,絕對是整個歷史上,識字率最多的軍隊。

另外四十多個班中,有五個班兩百多人是學制銃,有五個班兩百多人學的船匠,另有五個班三百多人學的是造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唐朝直播破案

清九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