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89章 田多的好處,明末之席捲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別說八十萬石,估計一半四十萬石都拿不出了。

劉元接任後,向朝廷表示每年交稅銀三十萬兩,崇禎和朝臣們就高興的要死,可見這時大明想收齊糧稅真是不容易。

馬正富這時正向劉元彙報:“到目前為止,濟南全府納入徵稅糧田為三百七十萬畝。”

現場的左右布政使夏尚絅、邵捷春,按察使為趙光拚,都指揮使常輝三人都是嘴角微抽了下。

特別是常輝,他在當地有大量的衛所田,俱被統計在其中,不交稅都不行。

當時他一狠心,賣了好多畝,留下一千畝,也算比較聰明。

夏尚絅他們三人好點,原本是從外地調過來的,在當地並沒有田,但他們知道,之前劉元沒有來時,濟南府進入納稅糧田,不到一百五十萬,其中德王府就佔了一百十三萬。

想想明英宗時,濟南府一百五十萬畝納糧八十萬石,相當於畝產兩石,收稅二成五以上,當地老百姓幾乎承擔了全省的稅賦,宗室勳貴和官員們則佔盡了便宜。

劉元興沖沖一拍桌子好:“好,那今年稅糧幾何?”

馬正富微微一愣:“受去年建奴入關影響,今年大部份都是重新囤田,移民分配,夏糧收上來剛好夠用,秋糧只餘六十萬石。”

劉元這才想起來,今年沒什麼稅,主要是前期被滿清破壞嚴重,人口損失慘重,他們經過一年才慢慢恢復生產,很多田現在還荒著呢,沒來的及耕種。

“六十萬少了點,但賣掉一部份,足以交稅。”劉元答應崇禎三十萬銀,也是丁毅的指定。

現在明末,糧比錢值錢,如果是以前,肯定是交三十萬石糧,現在賣些糧,就可能得到三十萬銀,當然交銀。

“明年如何?”夏尚絅這時忍不住問道。

馬正富笑道:“明年定能全部耕種,復產,按每畝兩石計,平均稅率兩成計,最少可收一百五十萬石。”

“嘶”現場諸人齊齊倒吸一口冷氣,很多人臉上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

夏尚絅一臉驚恐:“這麼多。”

邵捷春和趙光拚同樣是一臉不敢相信。

崇禎的大明朝,一年連三百萬石糧都收不到。

而濟南一府,明年有望達到一百五十萬石,這就是田多的好處。

劉元眼珠一轉,澹澹的道:“這是在正常收成的情況下,如果有天災兵禍,每畝能收一石就算不錯。”

“就是。”張其棟也喃喃道:“今年還要在濟南府徵兵,百姓家中當兵的,免稅一成,稅糧更少了。”

常輝聞言,立馬道:“本官有個侄子,若他當兵,本官家裡的田,是不是可以免一成?”

劉元猶豫了下,點頭道:“都指揮使是自己人,必須要免。”

“那好,那好。”常輝大喜,他家裡田多,收的稅也高,天天在想辦法,這會終於想到辦法了,讓家裡人去當兵。

雖然劉元和張其棟在掩蓋,但夏尚絅和邵趙等人也知道濟南府明年的糧稅會很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唐朝直播破案

清九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