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90章 重現長平之戰,明末之席捲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邵捷春這時問道:“今年三十萬銀,可買多少糧?”
馬正富笑道,五月蘇松湖三地大水,糧價一度漲到四兩一石,現在還在三兩五上下,下官在上月中旬賣了十萬石,正好三十萬兩。
“這不是發國難財?豈能賣這麼貴?”趙光拚皺眉。
馬正富疑惑的看向他:“我們不賣, 別人也會賣,況且咱們只賣三兩,別人會賣三兩五。”
“當地富商大戶甚至官員,都在賣,要不是我們有濟南府和劉都憲做後臺,別人還不讓咱們的糧進去。”
趙光拚還想說什麼, 嘴巴張了張, 又無奈的嘆了口氣。
蘇松湖三地都是明末的糧稅重地,這種高糧區的糧價能達到四兩一石,不就是當地勳貴官員,囤貨不出,待高而售的結果嗎。
有官員縉紳家裡囤有幾十萬石糧,卻故意一點點的賣,抬高價錢,賺百姓的錢。
正如馬正富所說,要不是有劉元這巡撫在前,丁毅的兵馬在後,他們的糧食想賣進去都難。
劉元這時笑道:“今年多仗諸位一起努力,咱們還能略有餘糧。”
“現在還餘下五十萬石,我向丁總兵提過了,濟南重建不易, 年底將拿出十萬石糧獎勵給官員和吏員,還有駐濟南官兵。”
“四位大人, 每人可得五百石。”
刷,趙光拚頓時滿臉通紅,直覺的胸口一股氣息衝到腦門,他很想拍桉而起, 大聲道:“不用賄賂於本官,本官不需要。”
他向來為官清正,秉公辦事,但在濟南,處處被劉元壓制,開始時他很生氣,但和劉元共事一年多,發現劉元也是處事公正,為官清廉,更是一心一意為了濟南百姓,實在挑不出什麼剌,最多就是目無朝廷,可崇禎都沒意見,他能有啥意見。
現在劉元突然分糧,這讓他不知如何說好。
“多謝都憲大人。”常輝這時喜笑顏開,今年他家裡被徵了很多稅,總算彌補了一些。
夏邵兩人也同時稱謝。
這兩位當官的口碑也都算不錯, 但是一下子多了五百石糧,放現在的糧價可是一千多兩,誰會不喜歡。
“這是諸位應得的,是山東巡撫衙門賞給你們的,即不是縉紳和下面官員的賄賂,又不是魚肉百姓的所得,大家放心拿著吧。”
劉元說到這樣,趙光拚再無話可說,他想站起來,最後話到嘴邊,還是嚥了下去。
此時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濟南府已經開始能有餘糧,等明年再開增商稅,加上明年只要沒有天災可能有上百萬石的糧稅,濟南府人口最多,田地最多的好處,正慢慢呈現。
----
回到崇禎十三年六月,呆在盛京的皇太極終於按奈不住,滿清在修好義州城後,再無後顧之憂,於是和歷史上一樣,發動了松錦戰役。
清兵此戰動員九萬兵馬,比原歷史上還少了兩萬。
原歷史清兵共動員十一萬,這次因為要防著丁毅,皇太極只出動九萬大軍,幾乎就是除了國內各城守的兵馬外,和防守丁毅的兵馬外,出動了舉國之兵。
皇太極先派睿親王多爾袞為錦州前線總指揮,敕諭清軍不得疏忽,堵死一切錦州外圍道路。
錦州守將是祖大壽,有兵馬兩萬,他吃過大淩河之戰的虧,所以事先在錦州儲存了全軍可用三年的糧食,看來也是打定注意要和皇太極耗下去。
多爾袞前期按照皇太極佈置,以圍為主,想逼降祖大壽。
滿清現在也很有圍城經驗,上來就是挖坑,建柵欄。
但才圍了兩個月,很多人就開始覺的毫無意義。
因為整天沒事幹,就在挖坑,築牆,又苦又累,又不打仗,且此時有人說馬上要秋收,都想念家裡的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