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9章 炭火鍊鋼,明末之席捲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說明,他在實踐中得知,用炭火和煤火的冶煉的鋼材在材料效能上有區大的區別。
丁毅聽到這裡,便道:“用煤作燃料,由於煤中含硫、磷等雜質較多,所以鋼材中含硫、磷量多,比較脆,故不宜做槍炮,而用炭就沒這樣的情況,避免了這個缺陷。其實不是鐵的原因,是鍊鐵的區分。”
丁毅說的硫磷什麼大夥不懂,但大概意思能聽懂,不是其地方的鐵不行,是閩鐵用炭火煉的,所以閩鐵好,如果我們也用炭火鍊鐵,就可以用偏宜的其他鐵礦了。
丁大人真是什麼都懂,大夥又是一陣佩服。
後勤司杜如海想了想:“那俺們燒炭的鐵桶,要多做一點啊?”
之前為了做火藥,他們以鐵桶來燒炭,這樣的質量最好。
其實這種炭價格比煤高,所以平均起來,用不用閩鐵成本都差不多。
當然,丁毅現在自己制炭,靠著旅順附近樹木多,成本就能降下來一些。
尤其閩鐵需要到福建廣東等地才能大量購買到,如果能自己制炭,自己練鐵,成本肯定是比買閩鐵偏宜。
“火藥的炭和用燃料的炭不一樣,隨便建幾個地方,大量的燒就行了。”丁毅想了想:“優先用硬木。”
最後李忠義道,眼下主要是材料影響時間。
他們正在搭大型的千斤鐵爐,大概需要兩個月才能完工。
如果這鐵爐完工了,進度就能加快。
因為現在鍊鐵,生鐵要五六煉才能成為熟鐵,熟鐵要九煉才能成為鋼。
好在丁毅剛剛從登州買了蘇鋼,沈世魁送了熟鐵。
就現在他們的材料,不需要鍊鋼鐵的情況下,十八個匠人加幾十個學徒,一個月能制二十五枝精良的魯密銃左右。
丁毅聽完,臉色鄭重對李忠義道,千斤鐵爐還不夠,但根據眼下這科技水平,這也是旅順工匠們能做的極限。
他要求選好地址,目標是兩年之內,造十個這樣的鐵爐。
李忠義嘴巴一張,這要好多錢和人力的?
但他沒說出來,丁毅很少臉色鄭重的說話,這證明這是丁毅最看重的東西,他當即點頭:“定完成大人的任務。”
丁毅想了想,又道:“匠作局的人都在,大夥要多動腦袋,想法設法,改良魯密銃,誰能想到辦法,讓魯密銃打的更遠,更快。”
“製造時間也縮短,本官,定重重有賞。”
大夥凝神聽著,都神色嚴肅,很多工匠若有所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