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八十七章 立碑瀚海,萬曆佑明,擎蒼,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國重視,故何不也把從徵將士乃至伙伕的名字也刻上去,讓後人知道,他們也為開闢國疆做了貢獻?”
“包括從徵路上的陣亡與瘐斃者!”
梁元龍這時又提議起來。
“甚好!“
“當這樣做!”
李如松對此表示贊同,且立即就安排人去按照梁元龍的意思辦。
在場的將士聽後就臉有奮色。
而這時,李如松因看見碑上刻的不他失禮的名字,便不由得回頭對不他失禮說:“公也該有漢名,這樣刻在這裡,才顯得有體面一些。”
這個時代的漢民族因重新驅除韃虜而崛起於世界民族之林,又還沒像歷史上一樣亡於區區數萬建州女真之手,而成其奴,所以不他失禮和漢朝時匈奴願取漢民以彰顯自己更高貴一樣,也是想有個漢名的,也願意漢化的,以體現自己與別的蒙古人不同的。
甚至,因為這個時代漢文明本就代表高貴,所以,很多異族會主動改漢名,有的甚至會心羨慕之,但又自卑覺得自己文化不夠而不敢。
而他之所以沒有這樣做,也是不敢貿然取漢名而擔心惹大明天子不喜而已。
所以,在李如松這麼說後,不他失禮道:
“希望能因這次的功績,請天子賜國姓給我們,這樣就好請有名望的賢士給我取個漢名了。”
“陛下一定會願意賜國姓於公的。”
李如松說了一句,便看向了南方。
而在他身後,一刻滿漢字的大碑則高高的立在北方,如一雕像在傲視著後世的貝加爾湖。
……
幾個月前的萬曆十二年十月的一天。
在南方的大明京師紫禁城,養心殿內。
因天晚欲雪,一陣陣寒風吹得黃葉響,也讓氣溫驟降,朱翊鈞便躲進了暖閣內,擁毳衣而守著銅爐,準備看密奏,且先將李如松的密奏拿在了手中,看了起來。
剛略微看了幾眼,朱翊鈞就沉下臉來,隨後就開始拿筆謄錄名單,謄錄完後就大聲吩咐道:“來人!”
張鯨忙走了進來:“請皇爺吩咐!”
“按照名單,將這些人拿了,下詔獄問其通夷亂禮之罪!”
朱翊鈞把一份謄錄有名單的手諭丟在了張鯨面前。
“是!”
張鯨忙從地上拾了起來,然後雙手捧著手諭倒退著往外而去。
朱翊鈞則繼續看起別的武將密奏來,而看著看著,他又笑了起來:“好,好,好個李如松,朕就知道,他在邊鎮會整頓一下風氣!”
“回來!”
但朱翊鈞在看見桂瑾、解生等的密奏後,又不由得喊了一聲。
張鯨忙又走了回來:“請皇爺吩咐!”
“傳方逢時來見朕!”
朱翊鈞這時了一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