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宋第一火槍隊,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收藏於箱篋中。

第二天,林積問店主昨夜什麼人在這個房間住過,店主答:是潯陽商人周仲津。林積便交代店主:“此吾故人,如果他有回來找時,可以叫他到京師上癢貫道齋,尋問林積。千萬!千萬!不可誤事!”

次日臨行,林積仍不放心,他怕店主人忘了,又在住房內留言:“某年某月某日,尤川林積假館。”不久,周仲津發現丟了珍珠,急忙返回客棧尋找,聽了店主轉告林積的留言後,揭了房內林積的告示,立即趕赴京師找到了林積。而林積核實情況後,如數送還珍珠。

此後,周仲津拿出一半的珍珠酬謝林積,林積堅決不受。周仲津感激不已,捐錢給佛寺,建生祠為林積祈福。後人寫詩禮讚林積說:“林積還珠古未聞,利心不動道心存。暗施陰德天神助,一舉登科耀姓名。”

也就是說,“拾金不昧”這個成語的原型說得就是林積,最早這成語是“拾珠不昧”,後來演化成“拾金不昧”。

對這樣的人還能說啥,趙興原本以為林積私下昧了該分給他的那筆錢,如今聽了安思達的介紹,他心裡只剩下欽佩了。等林積處理完路邊的糾紛,趕回趙興身邊時,趙興已經想好了對策,他說:“林大人,現在有兩個辦法可以解決燃眉之急。”

“竟有兩個辦法之多?”林積驚愕的揚起了眉:“趙兄不愧為能吏,快說說,我已經把能想的法子都想到了,竟不知道還有兩個法子能籌到錢?”

趙興豎立一根指頭,說:“第一,預收稅款。現在雖然是青黃不接的時候,但老百姓手裡還是有一點餘錢的;原先各縣衙都是秋後收稅,我們改成分季收稅——就如同對商人來言,把一年該納的稅分到每個季節,讓他們按季度交稅……”

林積打斷趙興的話,說:“不妥,你也說這是青黃不接的時候,老百姓手裡有幾個餘錢,還要熬過春荒,我等向百姓預收稅款,不妥不妥。”

那筆五萬貫的錢之所以花的那麼快,是因為林積沒有招遣差役,他實際上是僱用差役進行勞動的,巨大的人力支出像海面吸水一樣,將府庫吸乾。而林積依舊一板一眼,在府庫裡預留下了一份備荒錢。在趙興看來,備荒錢根本沒必要留,因為官府的錢都到了百姓手裡,官府沒錢了,府庫才空,但那些錢都在百姓手上,真要想徵稅,還是能徵出來的。

不過,林積不願意預徵稅,趙興也不再堅持,因為他前一個主意只是鋪墊,真正的目的在第二招上:“既然這樣,那隻剩一個辦法了,我們背靠市舶司,雖然市舶司修建的庫房綿延十幾裡,但那些是針對藩商的,本地商人終究還要尋找店鋪展示貨物。與其他們東一團西一堆,自己找房間開店,不如由官府組織起來,修建一座專門的大型市場……

縣尊別急,我們不需要商人掏錢,也不需要百姓出差役,官府就在臨河的地面上劃出一片空地來,准許他們競價購買這片土地,然後自己建商鋪,以方便藩商前來看貨做交易。

商人們自然知道專門的市場的好處。雖然財大氣粗的商人喜歡自己購買土地,完全佔有店鋪的產權,但如果官府將他們集中在一起,他們也會喜歡這種人流量大、品種齊全的大型交易場所……然後,就是他們自己的事了!”

宋代官員不缺商業意識,趙興約略一提點,林積那裡已經在盤算,沉默片刻,他回答:“王定國大人原跟我說過趙大人擅長營建,如今看來果然不假。倒是老夫多事了,這麼大的事竟然全部包攬上來,渾沒注意‘巧匠旁觀也’。你能否給老夫給一份計劃,我看是否可行。”

這種建城計劃還用發愁嗎?現代玩慣了電子遊戲的人,都知道遊戲中那些建城計劃的步驟。趙興隨手撿起一個樹枝,按帝國時代、文明等遊戲中的順序,依次畫了磨坊(糧倉)、兵營、學校、市場等等的佈局,而後向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小透明

車間主任老歌

錦衣鎮山河

肥胖的可樂

關東往事

餮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