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宋第一火槍隊,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積介紹城市規劃。
趙興不知道,他又一次無意中改變了歷史,原本膠西縣是沒有城牆的,因為膠西縣小,勞力不足,修建城牆花費巨大,所以終林積一任,只做了個城牆的基礎,後任官員沒有了經費,就廢棄了城牆修建。
沒有城牆的膠西縣像個美麗而裸露的少女,金兵南下時,順路殺到密州市舶司,他們搶劫完畢後,將膠西百姓屠殺殆盡,然後一把火將之焚燒,從此那裡成了一片廢墟……
趙興畫的城牆依舊是依據地形作出的波浪形城堡,旁人設計城池,都是唯恐它太小,容納不下縣裡所有的百姓,趙興去過歐洲,他知道,沒有防禦的城牆等於沒有城牆,所以他設計的膠西城池只涵蓋很小的範圍,將關鍵的縣衙、市場、兵營,學舍囊括進去後,只涵蓋了少部分民居,剩下的都甩在城外,獨立建成一個類似漢唐城下町的居民區。
城池小了,自然費的人工就少,還可以把城牆修的儘量高、儘量堅固。林積看罷趙興的圖,感覺到趙興省錢的設計意圖,他指著圖紙問:“為什麼把市場包括進去?確不包括百姓的居住區。”
“糧食——”趙興解釋:“把市場包括進去,是因為市場裡有糧食,遇到敵人圍城,商人們儲存的糧食可以讓我們安然度過圍城時的糧荒。”
“那麼,學舍呢?這學舍也無人居住,完全可以讓它設在城外。”
“就因為它無人居住,所以才要包在城裡,因為空下來的校舍可在敵襲時,讓城外的百姓都避入城裡,暫在校舍安居——這些人也將是守城的力量。”
學舍甩在城外,到並不是因為林積對學校有什麼歧視,這是因為當時中國的建築格局都是這樣的,比如汴梁城的太學與國子監都在外城,圖的就是一個清靜的環境,認為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讀書,可以不受物慾干擾,專心學習。
“寺廟呢?寺廟怎麼也留在城內,寺院一般不是在山林中嗎,這樣才好修行呀!”
“寺宇廣大,既有類似學校的屯兵作用,也可以當作醫舍,在緊急時救助傷員傷病。”
林積再問幾個草圖上區域的功能與用途,而後毫無異議的說:“就照這樣,我膠西縣人少,建這樣一個小城,不大不小,恰好符合小縣的格局,離人,該怎麼分配人手,我聽你的。”
趙興身邊就是一位建築大師,他轉向安思達,說:“大師剛來的時候,曾對我說泉州城是你們興建的,當年的長安城也曾留下無數你們的傑作,這座小城就交給你們了。”
安思達點點頭,接過趙興手裡的樹枝,指點了一下城中的一片空地,說:“如果由我們來建,還需要在這裡添一座教堂,景教的教堂。”
趙興皺著眉頭:“這片空地是我留作集合軍隊,或祭雨的地方,平常沒有祭祀與操練的時候,我打算讓百姓到那裡遊玩散步……你把教堂往街裡擠擠,跟店鋪在一起,沒啥不方便吧,因為我需要留個四四方方的大空地,當作城市廣場。”
安思達毫不猶豫的讓步:“這個地方是蓮花漏吧,我們就在蓮花漏旁邊建寺廟,今後蓮花漏就歸我們維護,如何?”
“甚好!”林積聽到省錢就喜歡,不等趙興反應,連忙表態。
“那麼,如何運作建城事宜呢?我們手裡只有……三萬貫吧,三萬貫能建好一個城嗎?”
“只要縣尊大人,只要籤判大人能在教堂落成後,親來我寺參加開光禱告儀式,剩下的不成問題”,安思達回答得很痛快。
“建築風格呢?”趙興繼續尋根問底:“這座城市的建築風格不會像泉州城吧,當然,如果它能像個小長安,充滿唐風唐韻,想必倭國,高麗、交趾商人一定喜歡進城交易。”
“籤判大人,我聽說你最近在搞石材建築,稱之為‘混凝土’,我可以給你建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