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宋第一火槍隊,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混亂的,因為牽扯黨爭問題,有些官員乾脆對此類糾紛視而不見,當然,也有官員提倡嚴厲打擊,支援鄰里間相互舉報的。
由於上層官場對這一法律存在歧義,所以在實行中,每個縣都的情況都全憑地方官員做主。整個密州為此亂成一鍋粥,趙興不得不奔波於密州所轄州縣四處滅火。
對密州團練內發生的此類糾紛,趙興採取了嚴苛的棍棒教育:凡來告發者亂棍打服,打到他不願再告為止。經過趙興的教育,團練們再也不告狀了,他們發現,如果發現者私底下商量,達成彼此滿意的分贓協議,反是件最省心的事。上面的趙興、張用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他們不僅不捱打,反而各自分錢回家……
出了團練的範圍,趙興就管不住了,他還要聽從地方官員的要求,派出團練效用四處去抓捕,不幾天,牢城營裡塞滿了鬧糾紛的鄉民,令團練們滿的焦頭爛額。都在私下抱怨:“搞什麼搞,灑家少出一趟海,少多少錢?地方頻頻點集,上面的官員也不管管,多大事,私下了結不就算了!”
帶著一肚子怨氣幹活的密州團練是惹不得的,他們常常簡單粗暴地將金塊沒收,私下自己分了,罪犯們則一通亂棍打回去,結果,各地案件立刻少了下來……
春末,趙興終於閒下來了,僧佛印見趙興這裡再也搞不出狀況,他索要了趙興的批條,動身回杭州尋找雕刻師傅,雕刻他的大佛去了。僧佛印走後,趙興才想起,原來安思達在他府上已經待了一個月了。
稍稍一瞭解,趙興發現安思達這段日子倒過得很悠閒,他每日領著三個侍從在鄉間閒逛,觀察這裡的風土人情,與鄉民聊天,偶爾出手當一回醫生,幫鄉民治治頭疼腦熱,在鄉間漸漸積累了一些小小威望。
趙興請出安思達,陪這位僧侶遊覽密州景色。首先遊覽的是馬踏湖,等飽覽了馬踏湖的風光後,趙興又領著他去自己的轄地膠西縣。
膠西縣現在正在熱火朝天的忙建設,春耕過後,林積從附近的縣僱來大批人手,忙著整理官衙,修建官舍,建學校、修公路、築城牆,乾的熱火朝天。他從王鞏那裡聽說趙興的學生擅長組織,倒是從趙興那裡調了不少人手。
林積看起來是個操心的命,他把所有工作一肩挑,趙興反而成了縣上的橡皮頭章,林積有佈告來了,他只管蓋章。具體的活都由林積帶著人操勞。
站在塵土飛揚的大道上,趙興不免暗示對方該分髒了:從密州市舶司那裡領來的那筆小金庫,雖然趙興並不十分在乎這樣數額的錢,但林積一個人收下,未免違反了官場潛規則。
“四萬貫啊,林大人,四萬貫夠幹很多事了”,趙興看著忙碌的工人,有意無意的提醒:“林大人,還缺錢嗎?”
林積也望著那群工人慨嘆:“是呀,我本以為錢多,可是細細一算,這錢遠遠不夠。光修善城牆,至少需要一萬六千貫。而修建的道路也需要這個數,還有官舍、官衙、驛所……膠西新建,處處都需要錢啊?趙大人看看,還能不能從別的地方挪點錢,暫調過來貼補一下,我已經把鹽場的一萬多貫貼進去了,可還不夠……”
正說著,路邊一個端土的百姓與同伴發生了衝撞,兩人爭吵幾句,打鬥起來,林積趕忙丟下趙興,帶著衙役過去看押。
安思達一直沒說話,等林積走後,他衝著林積的背影感慨說:“不愧是‘拾珠不昧林公濟’,修建如此一座城池,五萬貫哪夠,至少也要十萬貫,林公濟竟然要用五萬貫建起一座城來,好魄力。”
趙興揚起了眉毛:“啥?‘拾珠不昧林公濟’?安大師,請問這是怎麼回事?”
原來,林積年青時進京趕考,途經蔡州(今河南省汝南)的一家客棧投宿。睡覺時在床上揀到一個布囊,開啟一看,裡面有數百顆珍珠。為了穩妥,林積便把珍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