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三十五章 正面衝突,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蘇轍)使遼時,就有詩文敘說。”
說到這點,陳瓘有點難堪,大宋向遼國低頭,是整個宋人地難堪事,但也正是這一點,使宋人打消了天朝上國的盲目自大,開始與其他國家平等交往——但這恰好符合現代“平等外交”的先進思想。
契丹人自認為自己是中原正朔,這不光是契丹人的看法。世界史學界也有一派認為“china”這個詞就是“契丹”地音譯,因為在大約一千年的時間裡,西方社會與中國的溝通,必須透過契丹這個國家才能實現,而契丹立國接近千年,是中國這片土地上存國最悠久的國度,因此,理所當然應該用“契丹”這個詞稱呼中國。
這種說法也讓現代中國人難堪,所以中國史學界採取了捂住耳朵的做法,禁止百姓知道此一說法。
“遼國內情如何,我大宋一直雲裡霧裡。我一直想試探一下,看看遼國的軍情到底怎麼樣。以前我們的官員出使遼國,他們看到的景象只是泛泛而談,沒有深入到遼國地內部,總的說來,他們傳出的資訊甚至不如商人傳回來的資訊詳盡……”趙興望著北方,擰著眉毛,憂心忡忡的補充說:“我聽說遼國北方已經開始大亂,女真人跟遼人發生了大沖突,雙方已經開始大規模交戰,遼人還吃了個大虧。
現在,遼人的南院大王又剛剛過世,在南院空虛無主的情況下,遼國的情形究竟怎樣,這是我想知道地。此外,遼國人能否抵擋得住女直人,女直人勝利後,是否會將馬鞭揮往更南方……這些,都是我想知道地!”
陳瓘有點摸不著頭腦,趙興帶領大軍壓在河口,再加上他與童貫的隱秘交談,任誰都想到,趙興地目的似乎是想扶助新皇帝,甚至有極大的可能。趙興就是新皇帝召請過來的。但現在看來,趙興做事從來是後手不斷,他準備對付章惇地人手,突然之間轉向遼人,這讓陳瓘很摸不著頭腦。他覺得猜測趙興的心思,實在費力。
不過,若趙興的心思令一名普通人都能猜到,那這名“普通人”也是一位穿越人士。
原本。趙興帶兵出現在河口,是想避免宋徽宗統治下的“末世”。雖然,在宋徽宗這位“藝術皇帝”當政期間,大宋進入一個最輝煌的時代,這個時代所誕生的藝術成就常常令後人只能仰望,然而,支撐這個藝術時代的是濫發“交子(紙幣)”引起的通貨膨脹‘強行剝奪百姓財產地“花石綱”引起的政府信用的破產,於是。當金兵兵臨城下的時候,整個京城沒有一個人反抗,大家都想早早終結這個混亂的年代,為此不惜同歸於盡。
帶著這個目的,也帶著一份濃濃的對北方局勢的憂患。趙興帶領大軍壓在黃河口。時不時仰首北望。此地是大宋北方地重要防線,他駐留於此,一方面是想逼迫章惇退職,以終結黨爭帶來的破壞。另一方面,當朝局明朗後,他便想“順路”窺探一下遼國的虛實,剛巧,遼人給她送來了發飆的理由。
趙興沒想到,由於章惇在繼位問題上站錯了立場,他的出現讓小皇帝順利地解決了章惇,但小皇帝顯然拿不定主意。儘管這些年來趙興不停的透過書信影響小皇帝的思想,但小皇帝顯然視兄長哲宗為榜樣,依舊想透過變革來改變大宋現在的形象。目前,整個大宋地難堪就是遼國與西夏,這兩個國家,一個是大宋被迫繳納歲貢的,另一個則佔據了銀夏,使得大宋不得不花錢買平安。
不得不說。大宋雖然正處於一個航海時代。一個商業時代,但它依然對外面的事物不甚感興趣。甚至是不屑一顧的。想當初,在原本的歷史上,也是一個叛逃的遼國商人告訴大宋君臣遼國方面的資訊,這才讓整個大宋恍然大悟,原來遼國竟然已經到了亡國的邊緣。現在,趙興所在地歷史時空中,大宋官員依舊對遼國事務霧裡看花,朦朦朧朧。趙興所說的內容,他們大都初次獲悉。在場的官員震驚之餘,也感到有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