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三十五章 正面衝突,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新奇。

曹煜職責相關,忍不住插嘴問:“趙大人,你說的都是真的嗎,大人是聽誰說的女直人造反?可否讓我見一見那些人?”

曹煜關心的是實際情況,陳瓘猶自憤憤不平:“遼人居然以為自己才是中原正朔——甚為可恨!趙大人,遼國計程車子都讀地什麼書?難道他們不知道禮義廉恥嗎?”

“遼國也科舉,我得到訊息說,他們今年錄取地進士有二十八人”,趙興心不在焉的望著北岸,這時,一隊遼人地哨騎突如其來地出現在北岸,縱馬往北岸宋軍臨時營地窺探。曹煜一見,頓時跺腳:“壞了懷了,遼兵已至河岸,你那隻火槍兵怕已被圍,或者正在被殲……怎麼是好,怎生是好?”

陳瓘雖然迂腐,但他還是宋朝官吏,聽到這兒,懊惱地插嘴:“都怨我,都怨我,若是早生完成宣慰,只要留趙大人,或者帥大人一人在軍中,遼人怎會如此輕易得手?”

此際,北岸宋軍臨時登陸點內,趙興的家丁還在緊張的忙碌著。趙興從望遠鏡中望著那些遼兵的動作,搖著頭,自言自語:“不行,戰術意識太差。”

那些遼兵正吹著口哨,一邊從貼近宋軍營地的地方快馬掠過,一邊囂張的呼喝著,似乎想再次逗引宋軍出擊。而宋軍面向河岸這一側,因為有戰船掩護,他們沒有豎立柵欄,唯獨在其他三側,那些木柵欄已經逐漸成形。從南岸眺望,可以看到宋軍的一舉一動,但面向北岸方面,宋軍的行動都隱藏在高高的木柵欄後面,令遼人無法窺視。

“這是頭下軍!”趙興一指北岸,對著陳瓘與曹煜說:“兩位不是要看一看遼國的漢人嗎?遼國的南院是漢人聚集的地方,採用我大宋的官制治理——這一股軍隊就是由漢人組成的,遼人稱之為‘頭下軍’,他們是遼國最兇橫的軍隊,這兇狠主要針對宋軍。”

趙興常在海上眺望,養成了觀察遠處事物的習慣,兩位大人看到遠處那些綠豆大小的人物,很不適應,乖巧的倭人武士遞上幾具望遠鏡,幾位大人毫不謙讓,舉望遠鏡觀察著對岸。

張敦禮也非常渴望看一看對岸的形勢,但他只是陪護曹煜來此,沒有正式職銜,所以沒分到望遠鏡,只能伸著脖子眺望,趙興看到這種情景,深深的忘了張敦禮一眼,將自己手中的望遠鏡遞過去,一指對岸,耐心的給他解釋:“張駙馬,你瞧,頭下軍他們戴的帽子,上面插著野雞翎,腰裡配冰鐵刀與長矛,這裡來的是頭下軍的赤侯,他們馬上還戴著角弓。”

在原本的歷史上,童貫帶著二十萬大宋最精銳的軍隊,想乘金人滅遼時侵入遼國佔便宜,沒想到從小接受洗腦教育的童貫腦袋裡被洗的只剩下一個細胞,他愚蠢的以為只要告訴遼人“宋兵來了”,遼國南院的漢人就該“望風景從”,所以他下令宋軍不要對進逼的遼兵還擊,要高舉“仁義道德”的大旗,接納對方的投誠。

結果,宋軍最精銳的部隊遭遇了一場高效率的屠殺,正是遼國頭下軍的高效屠殺,使得此戰過後,大宋精兵喪失殆盡,結果金兵兵臨城下的時候,京城都湊不齊守衛城牆的軍人,竟要靠地痞流氓與道士來保衛國家——結果,他們出賣了國家。

趙興剛才說的那番話,也是在提醒大宋君臣,不要對遼國人抱不切實際的幻想。

從來沒有人靠“仁義道德”打勝戰爭的,戰爭的勝利還要仰仗鐵與火。

對面的遼兵——不,對面的遼國漢兵還在極為囂張的喧囂著,宋軍臨時營地裡,拒馬與柵欄已經佈置妥當,幾名宋兵吆喝著,牽引著炮車來到柵欄口,開始給小炮裝彈。不一會兒,幾名小炮佈設完畢,宋軍卻遲遲不發生,似乎還在等對岸的命令。

趙興坐不住了,他站起身來,催促自己的僕人:“來人,給我換裝,命令他們準備船隻,我親自過去指揮。”

陳瓘大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小透明

車間主任老歌

錦衣鎮山河

肥胖的可樂

關東往事

餮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