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六十四章 所有的罪惡都要償還,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座山林的俊秀,小侄就將這個山峰買了下來,又從杭州請了十多個種茶的匠師,從當地僱了三十戶人家,在峰後種茶,峰前種糧種菜,估計這樣一來,師公衣食無憂矣。”

“師公情緒如何?”

程爽回答:“很好,師公每天樂呵呵的!剛到惠州時他寫下了《初到惠州》:‘彷彿曾遊豈夢中,欣然雞犬識新豐。吏民驚怪坐何事,父老相攜迎此翁’。七叔,你不知道那是的情景,想起那個時候我都快要哭了——滿城父老聽說蘇公到此,皆‘相攜迎此翁’。真是令人熱淚磅礴。

只是師公最近情緒不好,近日收到章楶大人書信說送酒六壺,信收到了酒沒有到,師公寫信抱怨說:‘白衣送酒舞淵明,急掃風軒洗破觥。豈意青州六從事,化為烏有一先生。空煩左手持新蟹,漫繞東籬嗅落英。南海使君今北海,定分百榼餉春耕’。”

蘇軾就是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朋友送酒,信到了酒沒到,他樂呵呵地問:送酒者名叫“烏有先生”嗎?送的酒哪兒去了?我左手拿螃蟹繞著花園轉了幾圈,手都舉累了,這酒還沒到,讓我怎麼吃螃蟹?那酒,莫非是春耕時用來澆地了?

在正常的歷史上,蘇軾貶謫惠州期間也非常開心,寫下名詩:“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黃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同時,他還給朋友寫信說他住在這裡一切都好,希望朋友不要操心。

然而真實的情況是:他常處在飢餓當中,連每天的伙食都需要這群朝聖的學生接濟。現代甚至有觀點認為,那位美如西子的朝雲姑娘是在惠州活活餓死的!

一代文宗,在這種情況下依然保持開朗心情,令人每念至此,忍不住欲嚎啕而歌。

“程正輔來過了?”趙興忍住悲傷問。

“來過了”,程爽嘴角浮出微笑:“師公剛來惠州時,也曾為此發愁,終日悶悶不樂。弟子曾想預先派人阻擊,但朝雲師母得知卻大笑起來,說:‘我相公乃堂堂大丈夫,豈能被這點小事難倒。’

師公驚問娘子有什麼妙法。朝雲師母笑了笑,說:人非草木,豈能無情?師公來的時候滿城出迎,只要師公不要太犟,憑師公的名聲,以天倫親情去感化程憲,程憲必不會過於為難。

朝雲師母一席話,令師公茅塞頓開。師公立即修書一封,與程憲敘說前緣,懷念親情,也說明自己處境不便前往迎接之類的話。程憲收到信,為之感動。不久前已經來了。”

趙興笑了。程正輔是從廣州返回後直接來蘇軾這裡的,但無論如何,程正輔與蘇軾是親戚,在宗法社會的宋代,倆人不可能自相殘殺,章惇這下子預料錯了。他比趙興更不瞭解這個時代。

“一自東坡謫海南,天下不敢小惠州——坡公之前,誰知惠州?坡公之後,天下何人不知惠州?這就是‘文化’的力量!”趙興悠悠的說:“阿爽,你說曾想‘狙殺’……這話今後不要再說。想當初,我要狙殺人的話,何必落在今天這個境地。但狙殺這事,不能隨意動用。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執行規則,規則不見得都是好的,但規則不好,你可以要求改變規則。然而在規則未變更之前,我們必須做規則的維護著,而不是破壞規則者。否則,我們何必改變規則,因為變更的規則不也是規則嗎?誰又來維護我們定下的新規則?依靠我們這些規則破壞者麼?

小爽,不要隨意趟過那條底線。從來沒有人靠暗殺成就大事——從來沒有!所以,這件武器不能隨意動用。否則,最終的受害者是我們……瞧,這件事就是如此,本來可以好好解決,但若我們走上了那條最後之路……一切都不一樣了!”

“最後之路!”

程爽記住了趙興的提醒,繼續解說:“師公見了程正輔,跟他說:廣州兵備鬆弛,營房破損,士兵們不得不借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小透明

車間主任老歌

錦衣鎮山河

肥胖的可樂

關東往事

餮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