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六十四章 所有的罪惡都要償還,宋時明月,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百姓家中,使得百姓不能安居。師公希望程正輔過問此事,又反覆叮嚀程正輔不要讓別人知道這事是自己提起……”
趙興也笑了,自從他到了廣州之後,大肆修建民工房屋,拜炸山開石所賜,現在僱來的民夫們住的都是厚厚的石屋,而士兵們的居住狀況依舊沒有半點改善,不是趙興顧不上,而是他誠心為難那些士兵,等待他們自己提出退役要求。可沒想到蘇軾這個不可救藥的人,居然注意到了這點。
蘇軾是罪官,是被監視居住的,而監視他的是廣州廂軍。廣州有三支武裝力量,第一支是禁軍,一千二百人;第二支是廂軍,包括歷年移囤的廂軍總共兩萬人,剩下的是民間武裝力量,稱之為槍手。
跟陝西弓手一樣,這些民間武裝力量混的也很慘,因為沒有正式俸祿加上調遣頻繁,所以家境富裕的槍手常喜歡花錢招人頂替,結果槍手這個詞後來就成了拿錢頂替別人做事的代名詞。
廣州地處偏遠,廂軍光是抵達廣州的行軍費用就已經可以在當地招募無數的槍手,所以廣州廂軍數量不多,而且被各級官員忽視,甚至連他們的營房都懶得修建。蘇軾自己也是靠別人資助生活,他還有心去關心廂軍的住房問題,這種行為往好裡說是天性仁慈,往壞裡說是此人同情心氾濫。
趙興站在山峰下嘆了一口氣,擺了擺手,程爽會意,當先引路,趙興跟在後面徒步向半山坡蘇軾的住宅走去。
蘇軾的這次貶謫讓趙興回憶起黃州,他在半山坡替蘇軾設計的住房依舊刷的雪白,命名為白鶴雪屋。蘇軾是個浪漫的人,趙興將牆壁刷的潔白無暇,他閒著沒事已經滿牆畫上了翩翩白鶴,讓整個房間像是棲息在鶴群中的一塊聖地。這聖地旁邊圍滿了前來朝聖的讀書人。
這群讀書人詫異的看著幾名官員打扮的人徒步走上山坡,他們身後跟著一隊鎧甲明亮計程車兵,這些士兵也都用手牽著馬徒步而行,走到一半,士兵們已經自發的散開,隱隱將整個山坡保護起來。學子們看不出這支隊伍的來歷,見到士兵們包圍山坡,恐慌起來,他們竊竊私語,膽大的學子正準備挺身而出斥責這名來的武官,卻見那人回身叮囑幾句,士兵們立刻開始收攏隊伍,停步在山坡下。
趙興給蘇軾這次設計的住宅是一座開放式宅院,整個山峰都是蘇軾的產業,所以沒必要用院牆把住宅封閉起來。半山坡上,一座尖頂石屋聳立,他帶有巨大的明亮的落地窗,從屋裡可以看到外面的情景,也可以看到整個山峰的景緻。趙興快走到門口的時候,門裡走出兩人迎接,當先的是蘇迨,尾隨的蘇過。
蘇過顯然受過蘇迨吩咐,見到趙興來,也沒有稱呼他的官名,只是拱手問候:“興哥,年關將近,你不在家陪老婆孩子,怎麼來惠州,有心了!”
趙興站在門口,回首打量蘇軾住宅的景色,滿意的點點頭,而後指著房屋左右吩咐程爽:“左右再建兩排屋舍,一排搞成大講堂,讓老師講學,一排搞成宿舍式房子,讓來的學生借宿……老師生活可好?”
後一句話是問蘇軾兩個兒子的,蘇迨苦笑一下,沒有回答,蘇過搖搖頭,不好意思的說:“別的還好,嶺南貶謫之地有這樣好的居住環境,已經感謝興哥的照顧,就是吃的老不夠,父親老吃不飽。”
蘇軾是個對朋友掏心掏肺的人,他自己的生活全靠門徒賙濟,但只要有客人來,他一定盛情招待。那些來拜訪他的學生也經常能享受他的招待,拜訪的人太多,結果學生的資助杯水車薪,使他自己與家人常處於飢餓當中。
趙興點點頭,回答:“我剛才去見了惠州知州詹範,打算在海灣處修建一個碼頭,以便船隻可以停靠。一旦碼頭建成,我將向惠州境內調遣三萬民壯以充實惠州的戶口,等我的碼頭建成,老師就不用愁糧食了,現在且請忍耐……請通報老師,我來拜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