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章 群雄割據第五十八章 舌戰,商業三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四章群雄割據第五十八節舌戰
荀彧突然平靜下來,咬牙切齒地問:“玄德公打算怎麼處置我?”
劉備正色地回答:“日光之下,並無新事。文若公今天遭遇地欺辱,昨天一定在其他人身上發生過,明天還將繼續上演。千百年來,依靠自己的強權,不顧他人的悲喜,踐踏他人的利益,這樣的事,車載斗量,司空見慣。文若公,今天憤怒嗎?屈辱嗎?有沒有想過?或許能有一種方法,減少這種不公正的現象,使文若公今後不再遭受今日的不公。”
荀彧隨意地一拱手,不屑地說:“願聞其詳。”
劉備毫不介意荀彧的冷淡,親熱地拉著荀彧的手說:“這話一句、兩句說不清楚,文若公且坐下,我們細細道來。”
接著扭過頭來,劉備招呼著在著縣與荀彧回合一同前來平原的、荊州罷黜武將文聘文仲業:“仲業,你也來聽聽吧?”
文聘與荀彧差不多同時間離開荊州,不同的是,文聘在青州官員與他稍一接觸後,立刻同意前往青州發展。為了前往廣饒安置家小,文聘耽擱了一段時間,後來在著縣趕上了荀彧他們大隊人馬。
荊州是個文風濃郁的地方,建安八子中很多人出自荊州,武將在荊州並不受重視。文聘離開時,正值劉表娶了新夫人蔡氏,隨即將兵權全部交給了蔡夫人的弟弟蔡瑁。初掌軍權的蔡瑁巴不得老將全部死去,然後各級將領全由自己的親屬擔任。所以,本以為需要大費周折的招攬工作,在蔡瑁的幫助下,迅速完成。備受排擠地文聘毫不留戀的舉家搬遷到了廣饒。
文聘、荀彧落座後,劉備捧著茶杯,深深地陷入回憶中,半晌,方悠悠地說:“兩位,可曾觀察過陽光普照大地的情景,草木、花鳥、獸禽、蟲魚每一物都會獲得同樣的光照,誰也不多,誰也不少。老虎,林中之王也,太陽並沒有因此給於它更多的偏愛,所有的食物都必須它自己捕獲。兔子,獸中之弱小者,蜷伏於草木之間,獸皆可捕而殺之,分而食之,然而,陽光並未因它弱小而嫌棄它,同樣照耀在它的身上,這就是自然界的陽光原則。草木、花鳥、獸禽、蟲魚都從自然界獲得一份相同的生長的權利。
我想,我認為,人世間也應該有這樣一個類似的原則。每個人無論身體強弱、官爵大小,無論出生貴賤,他在維護自己的利益的時候,都具備一分相同的權利,誰也不多,誰也不少。人的出生有貴賤之分,人的智力有高低之差,人的身體有強弱不同,但是每個人獲得生存和發展的機會應該相同,誰也不多,誰也不少。我把這稱為陽光下的公正。”
文聘頻頻點頭,荀彧冷笑以對:“玄德公暢想架構龐大,可是不實用者居多。我倒想聽聽玄德公如何落實這個構想。”
劉備繼續解說:“青州執行的政策眾說紛紜,我知道,士大夫們多有不理解,然而,這正是基於一個原則——陽光下的公正。
我們先從聖人說起,子曰:有教無類。又曰:聚天下英才而教之,不亦樂乎?青州官府認為:每個人都有享受教育的權利。百姓或因家貧,或因離亂雙親喪失,此時,官府就應該承擔起責任,讓他們接受教育,獲得更多的謀生手段,所以,青州強制要求所有適齡童子都必須上鄉學。家貧者、孤寡者只要證明他們的父母曾向青州繳納稅收,政府就必須承擔他們的教育費用,直至他們成年。
至於父母未曾給青州上稅的流浪孤兒,則採用兩種方式負擔他們的教育費用,一種是官府先與後取,政府負擔他們的費用直到成年,然後,他們為政府服務直到償還費用;另一種是由富商、大戶以及各作坊出錢供養,為了鼓勵這種樂善好施、為官府分憂的行為,官府授予他們不可繼承的爵位稱號,保證他們此生能夠得到世人的尊重。這就是青州教化之策。”
荀彧這次倒是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