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章 群雄割據第五十八章 舌戰,商業三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容端坐,拱手施禮:“玄德公以幼安公(管寧)為大教席,教化青州、出雲兩地百姓,導之向善,此古之聖人之風,我早有所聞,甚為佩服。”

文聘連連附和:“是呀,是呀。”

劉備嘴角浮出一縷微笑,輕輕的啜了一口茶:“我們再說說青州官制。漢政靡爛至今,為什麼呢——天下者,一人之天下也。自桓靈以來,今上以一人之喜好,任中官、親奸邪,致使政令昏庸,為官者橫徵暴斂,致使民不聊生。民不得食,如何不反?百姓既反,天下如何不亂?

我們把這些道理倒著一一敘說,你就會看到,青州官員體制的存在原因:若想百姓不反,就必須讓百姓富足,若想百姓富足,就必須制約官吏的橫徵暴斂,限制官員手中的權力,監督官員的所作所為。

官員治理一地,財稅大權一把抓住,訴訟大權掌握在手。要是地方官員貪牘,誰來審理?若官員無權干涉地方訴訟,或者刑審權力自成體系,如此,地方官員犯罪就可直接判審,官員受到約束,貪牘行為,殘民行為,就會受制衡。

漢制:三公並立,是為了分權制衡,但卻沒有達到制衡的效果,為什麼呢?有一人,遊離於制衡之外,當今聖上,若是也能接受百官制衡,中常侍們怎麼能夠橫行朝野,陷害忠良?”

荀彧口瞪目呆,一臉震驚地說:“制衡的道理,我也聽說過。昔日,桓帝時,大儒王充作《論衡》一書,書中曾說道:‘蓬生麻間,不扶自直;白沙入緇,不練自黑。彼蓬之性不直,紗之質不黑,麻扶緇染,使之直黑。夫人之性猶蓬紗也,在所漸染而善惡變矣。’故此‘欲令凡眾見禮義之教,學校勉其前,法禁防其後,使丹朱之志,亦要受獄理之吏監管。’

王公當日也認為不能一味強調德治,要加強律法的監管,可是王公主張雖好,如何實施卻讓人犯難。”

劉備欣然說道:“其實王公在《論衡》一書說了實施辦法——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野草。百姓最知道官員是否稱職,此所以青州採用鄉老參政的辦法,使下情迅速上達,使百姓參與官員的監督。

利用鄉老和律法的約束,將針對官員的監督擴大到鄉野之間,擴大到青州每一個角落,這就是青州的官員體制的本質。”

荀彧皺著眉頭說:“鄉老參政,若其糾合在一起,對抗朝廷官員,如何處理?”

劉備微笑著解釋說:“這就是青州政策的最後一環:律法管制。青州軍法(法律)實施之初,正是黃巾叛亂之時,故此,我以軍律約束蠢蠢欲動的青州百姓。這一律法雖然嚴苛,但它的設立卻是為了維護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為了實現最大多數人平等、公正的願望。

法律是什麼,是為了給這個充滿競爭和糾紛的世界建立一種秩序。一條律令的實施,只有讓最大多數人獲益,才能獲得最廣泛的支援,才能最長久的實行。如果這個律法能夠體現最大多數人的公正,在每個人伸張權力的時候,不因為他的出生、他的貴賤、他的強弱而有所傾向,你覺得多數人會反對這一律法嗎?多數人維護的律法,少數人違反了,你覺得我依法懲處,會有人不滿嗎?

青州設立種種制度,就是為了建立一種秩序,構建一套規則。在這個規則之下,每個人公平的發展機會都是獲得保障的。在這個規則之下,人們不能憑藉強權、暴力而踐踏別人的權利,剝奪別人的財產,ling辱別人的尊嚴。

這種規則剛開始實施的時候,人們或許覺得不方便。然而,實施一段時間之後,他們就會感覺到:在既定的規則的之下生活,至少每個人都受到規則的約束,規則或許不盡完善,但壞規則要好過沒有規則。沒有規則,就是無法無天的,就是弱肉強食的,就是橫徵暴斂的,就是朝不保夕的。

每個人都有權獲得同樣的陽光照耀,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兒子,你真教扶蘇修煉鬼背了?

白駒本尊

無妻徒刑

一紙銀

商業三國

赤虎

開局白門樓救下呂布

沉睡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