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殘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五章 說書,風吟秋,風殘亂,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其巨大野心,先使暗謀誅殺十餘大小將領,重新安置心腹掌回軍權,又以鐵血手腕整肅朝中百官,使得國家機器重新得以運轉。
整肅完內政,涼帝成衍又許賞天下,廣召能人異士佐其治國安民,欲謀得一統天下。
而彼時的涼國國力仍舊羸弱,其餘八國也並未將那貧瘠化外之地視作必得之物,也無人認為這新登帝位的涼國國君能翻起多大浪花,是以無人阻止涼國賞令在天下間的傳行。
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天下間無數鬱郁不得志的有能之士雲集涼國,而那通天道人也便於那時選中了涼帝成衍,將耗盡半生心血方才找到的天闕經與那傳國玉璽一併呈上,順利做上了涼國國師。
彼時的涼帝成衍得到通天道人與另一位奇人鬼谷子的共同輔佐,其外又有無數能人異士相助,成衍瞅準了一次次千載難逢的趕超其餘九國的機會,順利滅掉其餘八國,順利問鼎天下,建立了大胤一朝,而原本的九國疆域則順勢成為了天下間九州之轄域,九州之名亦一直延續至今。
後世有人猜測那通天道人或許便是易門殘餘的扶龍一脈門人,但那道人曇花一現,在助成衍一統天下後便功成身退隱匿江湖,只在世間留下隻言片語的傳說。
只可惜的是,大胤皇帝在建朝十餘年之後,竟做出了一件險致天下塗炭數百年的錯事,又引起戰亂無數,本是天下萬民眼中明君的皇帝成衍,竟親手將辛辛苦苦建立的大胤朝推向了末路,大胤終究一世而亡。
當初,大胤皇帝一統九州,平息了天下長達兩百餘年的戰火,結束了天下紛亂的格局,本可封禪於泰山之上,成就千古一帝,卻在其心愛的皇后病故之後,藉助玉璽,不惜耗盡一國數百年的氣運將其復活,此後十年,旱災、蝗災、瘟疫、地震種種災難接踵而至,險致幽涼兩州人煙斷絕,千里蕭條,其餘數州百姓亦民不聊生。
天下百姓這一次同樣看不到生的希望,於是紛紛揭竿又起,又致戰火重燃,大胤皇帝民心盡失,世人推翻其統治只用了短短五個月,據史書記載大胤雖在天下人圍剿中逃出生天,但其身中天下至毒已然命不久矣,是以未能捲土重來。
大胤滅國後又經過了六年年各方勢力間的交戈征戰,最終由乞丐皇帝朱寅一統天下建立了大乾。
朱寅此人出身寒微,父母都是農民,在其很小的時候父母便撒手人寰,朱寅只能獨自求活,做過沿街乞討的乞丐,也做過燒殺擄掠的山賊強盜,大胤末年群雄揭竿而起,此人也趁勢東征西討,最終也正是由他親手推翻了大胤朝的統治。
朱寅建立大乾之初,整個國家幾乎處於一個半荒廢的狀態,因荒災戰亂所致,當時的百姓人口已降至前朝最鼎盛之時的半數不到,天下各州經濟凋敝,賦稅徵十得一,朝廷這座龐大的統治機構的運轉也只能勉強維繫,百姓日子過不如意,皇帝的日子也過得清苦。
雖然乾太祖朱寅接手過整個王朝之時只剩下了個爛攤子,或因此人自小便吃過太多苦的原因,卻也並未嫌棄過這個皇帝當得太過憋屈,住的皇宮是前朝的,入住之時甚至連被戰火毀去的數處宮殿也未曾修繕一二,此人在與大胤最後一戰中幾乎耗空了全部家底,建立新朝之後十數年間一切開支用度用的大多也是前朝國庫的存銀。
雖然一個殘破的國家在其帶領下漸漸恢復平穩,但自大胤皇帝毀去天下百年氣運之後天災便年年未曾斷絕,人力如又何勝天,百姓仍舊無法安居樂業,天下各州經濟仍是無法恢復到正常水準,天下間能找出的繁華之地不會朝過五指之數。
為求破解之法,太祖朱寅封禪泰山之上,欲致己願上達天聽,此時的朱寅已垂垂老矣,封禪後回宮未過得十日便與世長辭。
也許是上天被朱寅的心誠打動,也許是天佑大乾百姓,朱寅死後二十年,又一位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