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殘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五章 說書,風吟秋,風殘亂,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起這傳國玉璽,相傳乃是大臻朝始皇帝一統天下之時,上天所授之印璽,彼時的世人視家比視國更重,始皇帝欲統一國為家,世人皆不願臣服,其後也正是憑此上天所授之印璽,得以令九州萬民心悅臣服。
此璽方圓四寸,其上紐交五龍,印面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篆字,以此作為皇權天授,天命所歸之信物,亦是天子身份的象徵,有此璽在,天下秩序便在掌控之中。
更有傳言憑藉此璽可令氣運加身,封敕人間神只,更有玄奇之說曾講,這玉璽乃是自顓頊大帝絕地天通後唯一的降世神蹟,憑藉此物,天子之言便可上達天聽,天意亦可下傳人間,歷代皇帝行那泰山封禪之舉莫不為此。
可在大臻國祚延續了四百餘年後,大臻仍是迎來了它的最後統治,末代皇帝郢褚荒淫無道,仗著皇權乃天之所授,為利一己之私,肆意橫徵暴斂,不遺餘力收刮民脂民膏,但有反抗便以強橫武力鎮壓。
暴政之下民怨沸騰,百姓苦無生路只得紛紛起義,民心所向的起義軍在短短數年內迅速壯大,很快便推翻了暴君的統治,自此,由始皇帝一手建立的天命秩序不復存在。
大臻朝亡國後,象徵著皇權天授的傳國玉璽也隨之消失了兩百餘年,也因著傳國玉璽的消失,並無正統延續下來,直接導致了天下再次陷入分崩割據的亂戰局面。
其後的一百五十餘年中,天下間自立稱帝者便有不下百人,群雄並起互相征伐吞併,一國立滅或也只在朝夕之間,此時也被後世史家稱作紛爭百戰時代。
在那個禮樂崩壞的野蠻時代,王侯將相皆若嗜血之獸,天下萬民則皆如草芥,世人唯獨最不像的便是本為萬物靈長擁有人性光輝的人。
但極致的絕望和痛苦總能省發人的思考,世間仍存在著這樣一群人,他們各自之間雖少有交集,卻在共同思慮著天下萬民未來的命運。
戰亂百興過後,一股文明之火也悄然燃起,文明的思學同樣迎來了屬於它的百興時代。
紛爭百戰之際,諸子百家亦競相爭鳴,一時聖人迭出,多有聖人開宗立派,盡傳己學教化世人,除有聖人開立宗門教化世人外,亦有聖人或周遊列國或佐輔一國,匡扶社稷以安黎民。
但這些人今時雖被稱為聖人,卻並非自始便被稱作聖人,即便這些人皆有可開立宗門之能,在彼時宗門還未曾壯大之時,卻也只是被稱作思學大家,諸子則是對諸多聖人最初的總稱。
方今江湖之中能夠真正被冠以宗門之稱者大多便起自當時,而在戰亂紛繁的百國之戰中,共有九個國家肯將這些思學大家奉之為聖人,此九國之中,便是一國之國君亦不惜下拜以求得聖人教誨。
此舉絕非徒勞,九國在諸聖輔佐之下民力日漸強盛,而後趁勢崛起,以一往無前之勢掃平了環伺之敵,九國並雄的時代隨之到來。
九國並雄的時代到來,天下間九國分立,諸聖思學的繁興,使得民心日漸凝聚,九國國力也日漸強盛,這直接推動了歷史程序大踏步地邁進,也是在皇權天授的天命秩序之外,一次對皇權民擁的極為不凡的嘗試。
若非有此諸多聖人教誨傳今,今大祁立朝之初再次丟失了傳國玉璽,不知又會生出多少戰亂。
在九國分立之後,又過了五十餘年,世間現出一位法號名為通天道人的奇人,此人精曉術數,猶善陰陽八卦五行、紫薇斗數和奇門遁甲之道。
此人竟不知從何處尋來了,已丟失了上百年的傳國玉璽和天闋經,並將之呈給了當時九國之中,明明實力最弱的涼國皇帝,成衍。
當時的成衍父兄接連暴斃,成衍剛從父兄手中接過一個爛攤子,其治下的文武百官結黨營私,所掌握的實權甚至大過了他這個皇帝。
但成衍初登帝位便昭示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