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蘭Y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章 左傳·秦晉韓之戰,俠影美顏,德蘭Y,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固求敗”,本來是自找失敗。[6]去之:慶鄭離開晉惠公。[7]梁由靡、虢射:都是晉國大夫。[8]輅(yà):迎,迎戰。[9]鄭以救公誤之:慶鄭招呼韓簡去救惠公,因此耽誤了抓秦穆公的機會。[10]秦獲晉侯:秦國活捉了晉惠公。[11]反首:頭髮披散,向下垂著。此表示哀痛。拔舍:拔營。[12]二三子:泛指你們這些人。戚:同“慽”,憂傷。[13]從晉君而西:指俘虜晉惠公西歸。此為委婉說法。[14]晉之妖夢:指僖公十年,晉大夫狐突遇到太子申生的鬼魂,申生斥責惠公無道,必敗於韓,晉人稱此事為妖夢。[15]以至:太過分。[16]后土、皇天:都是對天的尊稱。[17]實聞君之言:都聽到您的話了。言外即為你不要食言。[18]敢在下風:都在下面聽候吩咐。

原邊注:

此段描述晉惠公等六人的行狀、對話,簡潔而又層次清楚,與莊公十年齊魯長勺之戰的描寫異曲同工。

穆姬聞晉侯將至,以太子罃、弘與女簡璧登臺而履薪焉[1]。使以免服衰絰逆[2],且告曰:“上天降災,使我兩君匪以玉帛相見[3],而以興戎[4]。若晉君朝以入,則婢子夕以死;夕以入,則朝以死[5]。唯君裁之!”乃舍諸靈臺[6]。

註釋:

[1]以:帶領。太子罃(ying):即後來的秦康公。弘和簡璧也是秦穆姬的子女。登臺履薪:這是秦穆姬用木頭搭的臺,撤掉上臺的木梯,積薪其下,人站於薪上,表示要自焚而死。[2]免(wèn)服、衰絰(cui dié):都是喪服。[3]匪:同“非”。以玉帛相見:表示友好。[4]以興戎:即大動干戈。[5]“若晉君”四句:所謂朝、夕,指時間短暫。這是秦穆姬為救晉惠公而威脅秦穆公。[6]乃舍諸靈臺:秦穆公不殺晉惠公,把他安置在靈臺。靈臺,秦國的宮名,在秦都郊外。

原邊注:

晉惠公夷吾是秦穆姬庶弟,所以穆姬要救惠公。看似與戰爭無關的閒筆,卻豐富了歷史細節,也為敘事增添了波瀾。

大夫請以入[1]。公曰:“獲晉侯,以厚歸也[2]。既而喪歸[3],焉用之?大夫其何有焉[4]?且晉人戚憂以重我[5],天地以要我[6]。不圖晉憂,重其怒也[7];我食吾言[8],背天地也。重怒難任[9],背天不祥,必歸晉君。”公子縶曰[10]:“不如殺之,無聚慝焉[11]。”子桑曰:“歸之而質其大子[12],必得大成。晉未可滅而殺其君,只以成惡[13]。且史佚有言曰[14]:‘無始禍[15],無怙亂[16],無重怒。’重怒難任,陵人不祥[17]。”乃許晉平[18]。

註釋:

[1]大夫:秦國大夫。請以入:請把惠公帶回秦國都城。[2]“獲晉侯”二句:俘獲晉侯君,是重大勝利,是“厚”。[3]喪歸:穆姬要自殺,那是“喪”。[4]何有:有何益處。[5]戚憂以重我:指晉大夫反首拔舍,以憂愁來感動我。[6]天地以要我:指著天地和我相約。要,約束。[7]“不圖”二句:是假設句,意謂如果不考慮晉人的憂慮,會加重對我的怨恨。重其怒,加重他們的怨恨。[8]食吾言:指前已答應“豈敢以至”,所以不敢食言。[9]重怒:增加憤怒。難任:難以承當。[10]公子縶:秦大夫,穆公兒子。[11]聚慝:指晉惠公回國後仍將與秦為敵。慝(tè),邪惡。[12]質其大子:留下太子為人質。[13]成惡:造成更大的怨恨。[14]史佚:西周初年的史官。[15]無始禍:不要首發禍患。[16]怙亂:等於說乘人之危。怙,依靠。[17]陵人:欺凌別人。[18]平:講和。

原邊注:

秦穆公是五霸中比較出色的霸主。作者於此細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娘娘!快把我賜給小太監

姒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