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9節,胡善圍,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後每日都演幾齣。”
教坊司伶官忙道:“遵旨。”
洪武帝又道:“《琵琶記》是南戲,不便傳唱,教坊司用琵琶古箏箜篌等便於彈唱的樂器重新配樂,譜以絃索,重新出一個院本,推行到民間,以教化世人之用。”
果然,胡善圍的判斷是對的,這部戲稍顯說教的缺點,正好是洪武帝喜歡的優點。
上有所好,下必效之,何況洪武帝還說出“富貴榮華家不可無”的話,官員誰敢不聽?紛紛請戲班唱高明的《琵琶記》,這部在元末因衝突不夠“爽”,過於說教而幾乎默默無聞的南戲,成為了明初“爆款”大戲,風頭無戲能及。
南戲從此登上大雅之堂,開始成為宮廷戲曲,《琵琶記》也成為南戲之祖。
洪武帝對《琵琶記》愛不釋手,下令以後每天都要聽後,依然意猶未盡,問教坊司:“這部戲是誰選的?”
教坊司伶官忙道:“宮正司胡典正極力舉薦,《琵琶記》才得以在冬至日進演。”
一個七品典正,平時入不了皇上的眼,洪武帝對這個頗具慧眼的女官很好奇,說道:“宣胡典正。”
第56章 上善若水
洪武帝宣召,胡善圍第一次在御前露了臉,得了賞賜,範宮正自是為她高興,暗中觀察曹尚宮的臉色,好像冷風吹多了,有些僵。心想你不高興又如何?胡善圍御前出頭,你休想像一樣那樣輕易去踩她。
其實範宮正想多了,曹尚宮的臭臉是故意做給外人看的。胡善圍出頭,在御前留了名字,這銳不可擋的勢頭是宮中女官獨一份,即使她當年也望塵莫及,這姑娘或許真的實現老梅樹下的誓言,為劉司言復仇……
冬至皇室家宴,皇室皆出席。皇子妃那一席,四皇子妃燕王妃徐氏坐在首席,太子妃常氏已經去世,東宮只有個呂側妃,自然不能和親王妃們同席,二皇子妃秦王妃已經出家,成了清淨仙師,三皇子妃早就隨晉王去太原就藩。
故,年末節慶日子多,各種祭祀場合,都是排行第四的燕王妃代掌長媳之職,燕王妃身體好,如今懷了第四胎,依然行走如風。
看著席間燕王妃挺著大肚子,胡善圍才知道那天帶著她策馬揚鞭去郊外抓賭,教訓弟弟徐增壽戒賭時,燕王妃居然已經有孕了!
這是個多麼強悍的女人啊!
胡善圍至今都記得繼母陳氏懷孕時,就像母雞孵蛋,甚少挪窩,嬌嬌怯怯的,地上掉了東西,都不肯彎腰,或者蹲下撿起來,全部指使胡善圍代勞。
最矯情的時候,陳氏在馬桶出恭,說手指夠不著屁股,要胡善圍拿著草紙給她擦拭。
當時胡善圍就怒了,出去把草紙扔給父親,要父親履行當丈夫的責任。
然而燕王妃有孕時敢騎馬馳騁田野,還將弟弟綁起來,在馬屁股後面拖曳而行。
女人和女人之間的差距如此之大。胡善圍甚是歎服,都想問問燕王妃有什麼養生健體的法子,只是她是宮廷女官,不便結交住在宮外親王妃,只是低頭看了一眼燕王妃的大肚皮,便匆匆離開皇室家宴。
從頗具規模的肚皮來看,燕王妃估摸臘月就要生了,才十八歲,比我還小兩歲呢,就即將是四個孩子的娘,一年一個,真是……
正思忖著,一個男童清冽的嗓音從身後響起,“胡典正。”
胡善圍回頭,見梅樹下有一個小內侍打著燈籠,居然是清淨仙師身邊的閹童馬三保。
胡善圍忙過去問道:“可是清淨仙師找我有事?”
馬三保點頭頭,把燈籠掛在梅枝上,雙手遞給她一個書本子,正是道衍禪師的詩集《獨庵集》。
胡善圍有些不明所以,馬三保翻開扉頁,扉頁寫著幾行字:“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