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9節,胡善圍,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幾於道。”

這是老子《道德經》的內容,說好的品行就像水一樣,滋養萬物也容納萬物,不與人爭長短名利。

末了,還有落款:“道衍。”

“這……”胡善圍猛地意識道這是什麼,難以置信的捧著書本子:“這是道衍禪師的親筆簽名?”

馬三保見她開心,露出天真純淨笑容,“是的,聽說胡典正崇拜道衍禪師,熟讀《獨庵集》,恰好道衍禪師去給清淨仙師講解佛經,奴婢斗膽請仙師向道衍禪師討要筆墨,禪師問送給何人?他的筆墨不會隨意送人。”

“奴婢將胡典正在西安和秦王府壞人鬥智鬥勇的事情講給禪師聽,禪師很是感嘆,得知您的名字是胡善圍,連說好名字,便寫下‘上善若水’這句話送給胡典正。”

胡善圍狂喜萬分,緊緊抱著道衍禪師親筆簽名的詩集,好像怕歹人搶走似的,激動的說道:“當年蘇州遭遇屠城大劫時,父親揹著我逃到臥佛寺,被人群擠倒摔跤,我摔出籮筐,就是道衍禪師扶我起來,從此我便崇拜禪師,禪師是得道高僧,我從未幻想過得到禪師饋贈的墨寶,多謝你和仙師,為我求到做夢都想不到的禮物。”

馬三保驚訝道:“沒想到你和禪師有這種因果淵源,看來這禮物我們送對了。”

胡善圍如獲珍寶,這比洪武帝所有的賞賜都珍貴,問馬三保:“仙師近日身體可還好?精神如何?我在後宮當差,若無正當理由不得出宮,想去看望仙師,只是不能如願。”

馬三保說道:“仙師身體正在恢復,近日可以喝一些牛乳了。仙師日夜誦經,還有道衍禪師這種高僧答疑解惑,精神平靜了不少。仙師也時常教導奴婢,莫要因昔日的苦痛,而對人世間生了怨懟之心,怨恨會毀了一個人的心性,做人要善良。善有善果,惡有惡果。”

馬三保是秦王在徵西番時掠奪閹割的男童,聰明清秀,可惜前途盡毀,如今洪武帝忌憚太監,宮中太監們恨不得夾起尾巴做人,馬三保成為清淨仙師身邊的小內侍,其實比在宮裡更自在一些。

更何況,洪武帝禁止太監內侍們讀書識字,發現就要砍頭。馬三保在宮外有機會得到道衍禪師這種高僧教導,是一樁好事。

因果迴圈,胡善圍自認只是出了一趟公差,做了她該做的事情,對清淨仙師和馬三保而言,卻是逃脫魔窟的大救星。

就像道衍禪師在蘇州屠城時挺身而出,護住全寺的逃難百姓一樣,對他而言,也只是出於修行之人慈悲為懷,悲天憫人的情懷,就像呼吸一樣自然,可是胡善圍卻因此而活下來了。

上善若水,做人要保持善念啊,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播下善的種子會開花結果;惡也是如此,惡果不是沒有,只是時候還未到。

老梅樹下,胡善圍想起在曹尚宮面前發的毒誓,老實說,她一點把握都沒有,但今日意外得到道衍禪師贈送的墨寶,將來一個個的善果堆積在一起,看似不可能的目標還是有機會實現的。

冬至次日,宮中“篦頭房”的人去西六宮的長春宮,給剛剛會坐的小公主剃光頭。

大明習俗,小孩子無論男女,八歲以前都要剃光頭的,“一莖不留,如佛子焉”,八歲後會把頭頂的頭髮留下來,旁邊依然剃光。也就是“中央”留頭髮,地方則“片甲不留”。

到了十來歲,成了少年少女,就不再剃頭了,中間的長頭髮梳成髮髻,旁邊的頭皮由於剛剛才開始留頭,無法梳成髮髻,所以自然垂散下來,簡稱披髮,這是未婚男女的標誌。

一旦成婚,無論男女,頭髮都必須全部梳成髮髻或者戴上網巾,絲毫不亂,表示莊重。大明皇族和民間一樣,也是這種剃髮留髮的規矩。

“篦頭房”隸屬於禮儀房——就是俗稱奶子府的那個,有穩重的老太監和老宮女十來人,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