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8節,胡善圍,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訊息傳到京城,朝野譁然,準備好的慶功宴遲遲不能開始,眼看著變得遙遙無期了。
眾人取笑李景隆,六十萬軍隊被十萬軍隊追著打,如喪家之犬到處跑說他應該改名叫做“李跑跑”才對。
大朝會上,黃子澄,方孝孺等彈劾李景隆,要建文帝解除其北伐大元帥之職——這兩位顧命大臣假裝忘記當初是自己極力舉薦的李景隆。
但也有大臣們上書,為李景隆求情,說李景隆是皇親國戚,又是將門之後,削藩的大功臣,應該再給他機會。
建文帝心想,倘若連續兩次臨陣換帥,豈不是動搖軍心?何況目前也找不到比李景隆更適合的人當主帥了。
更何況,有李景隆守在濟南,阻攔燕軍南下,把“禍水”始終都困在北方,這也是功勞一件,否則燕軍直搗中原,就更麻煩了。
所以,建文帝力排眾議,讓李景隆戴罪立功,堅守濟南,並且送了一大批補給過去,要李景隆務必守好門戶,待春暖花開,立刻發動第二次攻擊。
李景隆接到聖旨,放下心來,跪地說道:“罪臣李景隆必肝腦塗地,以謝皇恩!”
且說燕軍追到濟南,濟南這個城市易守難攻,燕軍沒有戀戰,轉而去收拾燕地腹部的東北駐軍。
駐軍的首領是吳高,將門之後,膽子小但做事縝密,簡稱有謀無勇。副統領叫楊壽,膽子大但頭腦簡單,簡稱有勇無謀,兩人正好互補,配合默契,和燕軍幾次交鋒,燕軍都沒有得到什麼好處。
道衍禪師獻上反間計。首先要燕王寫信給留守北平城的燕王世子,說吳高是個將才,有心將吳高勸說到燕軍陣營,目前已經有進展了云云。然後,要探子送秘信的時候,故意被南軍發現,捉住探子,搜到信件。
李景隆看到燕王所書,高興壞了,沒有打勝仗,揪出一個叛逃的大奸細也是好的,蚊子腿也是肉嘛。
於是,李景隆添油加醋上書建文帝,說吳高要投降燕王,獻出遼東。
建文帝一看,怒氣攻心,中了燕王的反間計,當即下令解除吳高統領之職,貶斥到千里之外的廣西當個小軍官了,命楊壽接任統領之職。
吳高接到任免書,簡直比岳飛還冤,當即痛罵李景隆是秦檜在世,冤枉忠臣。
但是前面也說過了,吳高謀略有餘,膽量不足,他不敢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理由抗旨,於是吳高含淚離開。
守門的牧羊犬吳高一走,燕王這頭狡猾的狼來了,立刻攻遼東,揚壽以前都聽上司吳高的話行事,指哪打哪,沒有領兵的能力,燕軍一來,遼東軍立刻兵敗如山。燕王這頭狼就這樣叼走了遼東。
遼東從此歸於燕地,再也不用擔心腹部受敵。
所以,燕王得遼東,第一功臣是李景隆,建文帝居功第二……
李景隆得知遼東失手的訊息,頓時傻眼了:怎麼辦?本以為蚊子腿也是肉,卻沒有想到燕王老奸巨猾,連蚊子腿這點肉都藏著迷魂藥!
現在好了,一次勝仗都沒有打贏,反而丟了遼東。
怎麼辦?建文帝上一次聽信了他南軍不善冬季作戰的理由,原諒了他,給他再來一次的機會,現在丟了遼東,找什麼藉口呢?
李景隆不愧為是個“千古一帥”的傳奇人物,他想到了一個騷操作:圍魏救趙。
燕軍攻下遼東之後,立刻攻軍事重地大同,大同是挺近中原的重要門戶,其軍事價值不亞於濟南。
李景隆決定出兵救援大同,如果成功保護大同,這也是大功一件,可以抵消失去遼東的罪過。
此時已經是建文二年,一月份,南方柳樹已經有了綠意,但是北方寒冷依然□□,經過一個寒冬的淬鍊,加上補給足夠,南軍已經勉強適應了北方的寒冷。
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