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8節,胡善圍,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景隆飽暖思戰功,決定帶著手下四十多萬軍隊開撥,頂著冰天雪地的氣候,去支援大同。
這一次,李景隆吸取教訓,帶足了糧食,讓戰士們吃飽穿暖,士氣高揚,浩浩蕩蕩直奔大同,準備襲擊燕軍大後方,一雪前恥。
然而,李景隆四十多萬援軍在雪地裡辛苦跋涉半個月,爬雪山,過冰河,到達大同,別說燕軍了,連根毛都沒有!
燕軍去哪兒?
大同守軍告訴李景隆,燕軍退兵了。
原來,就在李景隆出紫荊關的時候,燕軍已經從居庸關返還北平城。
兩軍完美錯過了。
四十多萬南軍無功而返,等於在冬天野外來了一場四十多萬人的奔跑吧兄弟。
奇恥大辱。
李景隆灰溜溜的回到濟南,召開會議:“我們中間出了叛徒,否則燕軍怎麼那麼巧,和我軍錯開?”
南軍互相扯皮推諉,互相舉報對方是奸細,李景隆需要一個替罪羊為這次開玩笑似的野外拉練負責。
於是,李景隆將那個總是頂撞他的耿炳文舊部下推了出去,偽造和燕王來往的文書栽贓與他,命人綁到京城問罪。
李景隆泣血上書建文帝:不是我軍無能,而是出現了叛徒,洩露我軍行軍路線,導致兩軍交錯而過,錯失戰機。叛徒已經找到了,押送京城,請皇上嚴懲。
不過,燕軍既然聽聞我軍支援大同,就立刻撤離,這說明燕軍害怕我軍啊,所以聞風喪膽而逃。
北方的天氣還很冷,冰河尚未融化,但是冬天已經過去了,春天還會遠嗎?請皇上相信微臣,再給微臣一些兵馬,等到了四月,微臣立刻率兵出發,平定北平。
李景隆的上書一如既往的給建文帝畫大餅,而建文帝也一如既往的吃這一套,相信了李景隆,還又給他補充了十幾萬軍隊,湊成剛開始的六十萬人。
這一次你一定要勝啊!
乘著李景隆要錢要糧食要人的功夫,燕王也沒閒著,他帶兵去圍保定府,保定府不戰而降,歸順了
燕王府。
終於,到了四月,暖和天氣,萬物復甦,天氣不冷不熱,李景隆瞧著六十萬軍隊操練的差不多了,下令再次攻打北平城。
而這一次,燕王已經解決了西北、東北、還有前線的所有敵人,都歸於燕王府,燕王不容許南軍再對北平城造成任何威脅,沒有在城中迎敵,而是帶著十萬燕王以及蒙古歸順的騎兵們主動迎戰南軍。
兩軍在河北會戰。燕軍勇猛,且熟悉地形。南軍人多,裝備精良,甚至出現了火藥廠最新研發出來的地雷,兩軍各有勝負。
直到最後決戰,不可思議的一幕來了。
雙方交戰到高潮,都殺紅了眼,突然,平地起了一陣類似龍捲風似的旋渦狀怪風。
而且,這風吹啊吹啊我的驕傲放縱,居然捲起了南軍主帥李景隆的旗幟,怪風不僅驕傲放縱,而且力量驚人,居然將旗杆都吹倒了,咔嚓一聲,象徵主帥的旗杆轟然倒下。
燕軍乘機大呼:“李景隆死了!速速投降!”
南軍起初不相信,但是他們回頭找李景隆,然而不僅沒有找到李景隆,就連主帥的旗幟也沒有再次樹立起來,或者立一個備用的旗幟。
要知道古代打仗,沒有什麼手機或者衛星定位,一切都靠鼓聲,鑼聲,還有旗幟的語言來指揮作戰。
主帥旗幟猶如定海神針,帥旗一倒,表示主帥出事了,所以在戰場上,搶奪一面旗幟比一個人頭能夠得到更多的戰功。
帥旗不見了,定海神針倒下,南軍頓時大亂,逃跑的逃跑,投降的投降,燕軍乘勝追擊。
這一仗,十幾萬南軍投降——投降的人數居然比對手燕軍的總人數都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