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7節,胡善圍,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於是李景隆寫了回信,商議兩軍和談。
北平城,燕王世子朱高熾將李景隆的回信拿給母親燕王妃。
燕王妃看完回信,一笑,“李景隆果然是沽名釣譽之人,想要像我父親當年一樣,不費一兵一卒就攻克北平。也不拿鏡子照照,他配和我父親相比嗎。如今你父王還在支援永平,無力分兵來救,我們拖得一日是一日,等待援軍。”
燕王妃有勇有謀,她做好了背水一戰的準備,甚至連唯一的孫子朱瞻基也交給沐春帶到雲南保護起來,但是她也盡力為取得勝利而努力,想盡一切辦法。
朱高熾說道:“是,兒子這就回信,慢慢和李景隆商議和談的時間和地點,起碼能拖到明天早上,那些南軍都沒有棉衣,身上披著稻草編織的草蓆取暖,簡直就像一群乞丐,就這樣熬一晚上,第二天必定凍病倒一大片。”
當晚,南軍和燕軍“鴻雁傳書”,商議和談。
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南軍初來乍到,恨不得立刻進攻去搶糧食搶棉襖,可是主帥李景隆卻要和談!
五十萬打一萬,還要和談?
十月的北平,寒風呼嘯,南軍身上冷,心也寒,擠在一起,凍得睡不著覺,取暖基本靠抖了。
由於燕王妃下令“堅壁清野”,一根稻草、一粒糧食、一片瓦都不留,連樹木都砍了,拖到城裡,南軍連生火的木頭都沒有,無法點燃火堆取暖。
好容易熬到天亮,很多人都沒有力氣起床,凍到得了傷寒。
燕軍要求南軍退到離城門兩裡的地方紮營,然後在離城門一里的地方設一個帳篷,雙方各派十名代表,放下兵器,去帳篷裡和談。
這個要求似乎不過分,李景隆遂退兵二里紮營,派代表和談。
南軍要求:放下兵器,棄城投降,北平由南軍接管,燕王府所有人都跟著李景隆回到京城,然而由燕王妃和燕王世子都要親自動手給燕王寫勸降信。
燕軍要求:勸降信是可以寫的,但是北平是高祖皇帝封給燕王的,李景隆無權奪城。另外,要保證燕王府家眷的安全和應有的尊嚴。
關鍵點是北平城的歸屬,雙方談了一天,沒能達成一致意見,然而天確又要黑了,寒冷漫長的黑夜又要到來。
談判談到滿腦子怒火,肚子又餓,南軍大部分軍官都向李景隆請命,請求攻城:
還有人一語道破天際:“元帥!燕王世子那個大胖子壞滴很!燕軍就是故意拖延時間,等待援軍,我們千萬不要中了緩兵之計!”
“是啊!我軍再不攻城,凍死病死的戰士就要比戰死的都多了。”
談了一天毫無結果,李景隆也有惱火,正要下令攻城,突然聞到一股饞死人的烤肉香!
原來燕王妃為了表示和談的誠意,命人送了一百隻烤羊、一百罈好酒,還有一千件棉衣出城了。
有吃有喝有穿,看來燕軍真的有誠意。
於是李景隆又軟了下來,將酒肉和棉衣都分了,要大家稍安勿躁,還是以和談為主。
不過,李景隆還是留了個心眼,要求熬夜和談,不要等明天,最好在太陽出來之前達成一致。
燕王妃送的東西雖多,但是南軍五十萬將士,根本不夠分,燕王妃分明是“二桃殺三士”之計,於是為了搶奪酒肉和棉衣,南軍內部分歧嚴重,差點內訌譁變,這一夜南軍軍營一片混亂,談判的帳篷裡唾沫橫飛,很是熱鬧。
李景隆聽著帳篷裡車軲轆般你來我往的官方語言,到了下半夜,實在熬不住了,把身上的狐裘緊了緊,睡著了。
到了天亮,依然沒有結果,卻聽到了喊打喊殺之聲,李景隆猛地驚醒,“燕軍居然敢出爾反爾,出城攻打我軍,實在——”
“元帥,是我軍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