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5節,胡善圍,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耿炳文帶著三十萬北伐軍出發北上,臨行前,建文帝舉辦了盛大的出征大典,以鼓舞士氣,建文帝發表了演講,最後說道:“勿使朕有殺叔之名啊!”

耿炳文一聽,先是一愣,不過,他到底是多年的老臣、唯一活到了建文朝的老將軍,一下子明白皇上是啥意思:

我作為侄兒,不能親手殺了皇叔,會造成一生都難以洗脫的汙點,所以,我只想看見皇叔的屍體,皇叔必須死在戰場上,你千萬不要把燕王活捉回來,讓我揹負殺害親叔叔的汙點。

上位者很少在公開場合直接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這就是所謂的官方言論,官方言論永遠不能看字面上的意思,而是要努力挖掘字面以下的意思。

簡單的說,就是不說人話,給你一個眼神,你自己體會。

耿炳文這種老臣能夠準確揣摩建文帝的話,但是,下級軍官或者普通計程車兵、包括百姓們大多隻能從字面上理解皇上在北伐動員大會上的講話。

而他們的理解和正確答案剛好相反……

他們只能簡單粗暴的認為,建文帝的意思:不要殺皇叔!不要殺皇叔!不要殺皇叔!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否則會讓我揹負殺害皇叔的汙名!

三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的出發了。

紀綱帶著錦衣衛暗探,把建文帝這句“勿使朕有殺叔之名”就像蒲公英似的,散播到海角天涯,讓天下人都曉得建文帝“不要殺皇叔”。

誰殺皇叔,就是陷皇上於不義,就是抗旨,抗旨要殺頭的……

建文帝:我不是……我沒有……你胡說。

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且說北伐軍出征,建文帝信心滿滿,禮部甚至都開始預備凱旋而歸的閱兵儀式和慶功大會了。

後宮,慈寧宮。

呂太后又請胡善圍下棋。

今年的夏天略長,到了八月還烈日炎炎,夏天好像自己快要完了,連忙把所有餘熱全部散發出來。

書房裡,門窗緊閉,一缸冰散發著寒氣,驅散暑熱,冰面上擺放著一盞盞紅色的睡蓮花。

胡善圍用拇指指腹慢慢磨蹭著墨玉雕琢的棋子,不緊不慢的觀察著棋盤走勢,遲遲沒有落子。

呂太后端著蓮心茶抿了一口,調侃道:“胡尚宮也有落棋不定的時候。”

相處了整整一年,呂太后發覺自己和胡善圍有很多共同點,她甚至是後宮唯一能說得上話的人,呂太后有些喜歡上胡善圍了,她一直以武則天自居,把胡善圍當成她的上官婉兒。

胡善圍一笑,還是不落子,說道:“太后現在難道不和微臣一樣嗎?”

今年大年初一大赦,大批老宮人進宮,新宮人入選進宮,其中呂太后名單的人幾乎都被胡善圍“選”進宮,這些人經過半年時間,已經熟悉後宮一草一木,也有機會湊到御前了,按照原計劃,八月十五中秋節家宴,就是動手刺殺建文帝之時。

但是這都八月初十了,胡善圍還沒有接到呂太后準備起事的準信。

呂太后和胡善圍已經有了默契,立刻明白她說的是什麼意思,“沒有辦法,現在情況不一樣了。現在燕王氣勢洶洶,勢如破竹,北伐軍為了選主帥,拖了一個月才出徵,已失去最好的先機,眼睜睜看著燕軍發展壯大了。如果哀家和衡王這個時候動手逼宮,皇上被刺駕崩,那麼前方北伐軍八成會軍心動搖,輸了第一仗,哀家扶著衡王登基,就要陷入被動,所以,哀家決定暫緩逼宮,等北伐軍平定了燕王之亂,哀家再動手。”

呂太后真是個神人了,把子女視為棋子,一定要把建文帝這個棋子用盡榨乾了利用價值才肯放手。

不過,胡善圍也不得不承認,呂太后推遲逼宮計劃的做法是正確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