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4節,胡善圍,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七月十六,靖難軍攻破懷來。
七月十八,永平府歸附燕王。
七月二十四,燕王府靖難軍逼近谷王朱橞的藩地宣府。
谷王朱穗的生母是洪武朝最最倒黴的郭惠妃,他外公就是郭子興,郭子興是孝慈皇后的養父,高祖皇帝當年只是郭子興賬下的儀仗兵,人生第一桶金是殺了郭子興的親兒子、強娶了郭子興的女兒為妾,以女婿的身份繼承了其政治遺產而走向人生巔峰的。
這第一桶來的並不光彩,高祖皇帝一直防著小妾郭氏,雖有生兒育女之功,也一直居於惠妃之位,從來不讓她協理後宮。
郭惠妃一輩子老老實實給老朱家生孩子,生了三個兒子兩個公主,其中一個公主還下嫁給了端敬貴妃郭氏的孃家武定侯府,本來以為老實本分,到老能安享晚年的,可是高祖皇帝終究沒有放過她,在臨終時要郭惠妃跟著殉葬了……
當時高祖皇帝為了防止藩王們對皇太孫造成威脅,還特地下旨命藩王不要回京奔喪,守在各自藩地舉哀即可。
谷王是郭惠妃最小的兒子,曉得自己出身尷尬,因而從小懂事,習文練武,不敢惹事,就藩之後,雖沒有燕王那樣翻天覆地的成就,但宣府是大明九邊重地,他組織翻修長城,帶兵守護邊關,自打他就藩以來,宣府就太平了,谷王是立下大功的。
谷王覺得自己老老實實鎮守邊關,待父親駕崩,他或許能夠憑藉功勞,把膽戰心驚一輩子的老母親郭惠妃接到宣府含飴弄孫,頤養天年的,然而,他卻接到了母親殉葬的噩耗。
爹死娘殉葬,這種人倫慘劇擱在普通人身上恐怕會當場崩潰,幸好谷王是堅強的,無奈接受這個殘忍的事實。
然而,接受並不表示服氣。谷王沒有燕王的大志向,如果要削藩,他放棄兵權,去當個閒散王爺也未嘗不可。但是他也曉得母妃為啥老實了一輩子還要去殉葬,不就是為了鞏固新君的地位,讓出了個清淨的後宮,讓新君沒有任何掣肘麼?
說到底,還是為了給新君鋪路。
現在燕王打到門口了,谷王手下有幾萬精銳府兵,且是常年鎮守邊關戍邊的那種,地方軍首領們集結到了谷王府,等谷王一聲令下,立刻阻截燕王“叛軍”。
以目前的實力,宣府是足可以與燕軍一戰的,阻擊燕王挺進中原,但是谷王因多年積怨,有他自己的打算:南京的那個小皇帝,憑什麼要我用拼了全部的家底甚至生命去阻截四哥的軍隊?
咱們很熟嗎?小皇帝不是要削藩,逼死了湘王全家,還把五個兄弟們削成庶人,關在鳳陽當階下囚嗎?
為了保這個小皇帝,我娘苦了一輩子還要殉葬,一天福都享不著。
這個侄兒上了臺,還整天把刀對準了皇室,無論皇叔還是姑姑輩的公主,簡直無差別的攻擊,這誰受得了啊?
說不定四哥上臺,我的日子還能好過一些。
所以,谷王朱穗乾脆撂挑子走人,帶著府兵和王府妻小往京城方向而去,燕軍不費吹灰之力,白白得了軍事重地宣府……
七月二十七,道衍禪師用反間計使得松亭關守軍們內訌,殺守將投降。
到了八月,燕軍逼近大明鎮守九邊的遼王朱植的地盤。
遼王朱植是高麗貢女韓妃所生,韓妃死的早,因而避免的殉葬的命運。遼王和燕王平時並不親近,建文帝削藩,把燕王的親弟弟周王朱橚先拿出來開島,殺雞儆猴,皇室公主藩王們多有上書為醫痴周王求情,但是遼王選擇明哲保身,沒有上書朝廷說情。
鎮守大明九邊的九大藩王因常年和北元對抗,保護大明邊關,所以這九大藩王個個驍勇善戰,藩王府府兵都是身經百戰的精銳,遼王的實力和谷王不相上下,他十分鄙視谷王“懦弱無能”、居然都沒有抵抗,就丟盔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