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1節,胡善圍,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還有,他信仰本土道教,自號“紫虛子”。

關鍵是,他通道教,還懂得擇其精華,棄其糟粕,不像十哥哥魯荒王那樣搞“絕命毒師”開爐煉丹嗑藥。

最後,他就藩以來,從來不曾欺壓百姓,相反,他還帶著藩王府的軍隊平定了常德的叛亂,也曾經和楚王朱楨一起平定古州的叛亂。

這樣優秀的大明親王,若在五百年後的晉江文學城裡,絕對是傑克蘇男主角的人設,誰能不愛?誰能不敬?

可惜老朱家好不容易出一個德智體全面發展、文體兩開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大明好藩王,剛過易折,就這麼燒死了。

須知燒死的不只是湘王一人,老婆孩子也葬身火海,這可是建文帝正兒八經的嬸子和表哥表妹啊。

削藩不是殺藩。在講究家族血親倫理的封建社會,要是建文帝打著殺藩的名義,無論朝野都不會有人支援他。

當初曹國公李景隆去捉拿湘王,是打著湘王“私印寶鈔”的名義,這個餿主意簡直比只會修醫書的周王要謀反更可笑。因為大明寶鈔早就因為高祖皇帝的濫印而一錢不值了,私人錢莊印的銀票可以通行無阻,但是朝廷印製的大明寶鈔被所有商家拒絕接受,形同白紙。

現在的大明寶鈔廠所印製的寶鈔僅僅作為皇室賞賜之用,只是象徵性的儀式感,表示皇家恩典,沒有誰會傻到用寶鈔去買東西。

而且,由於印量稀少,無力維繫寶鈔廠正常運轉,現在已經改行生產一種生活必需品——專門用來擦屁屁的黃紙了。寶鈔廠的廁紙價格便宜量又足,是市面上的緊俏貨。

“削藩小能手”李景隆居然用“私印寶鈔”這種爛藉口,簡直和湘王印廁紙差不多,而且更神奇的是,急於削藩的建文帝還同意了……

湘王被逼全家自焚而死,無論民間還是朝堂都掀起波瀾,但之前周王被削事件慶陽公主仗著輩分和資歷說了一句勸諫的話導致被削成了慶成郡主,大家都瞅著新帝上任三把火,誰碰誰倒黴,到底是自己腦袋和富貴和重要,便都不敢再勸,都不想當出頭鳥被打下來。

但是沉默並不是表示服從,積怨得不得紓解,並不會自行消失,而是以另一種方式爆發出來。

後宮地陷、太祖鐵碑消失頓時成了突破口,加上有紀綱等人的推波助瀾,指責建文帝違背高祖皇帝遺命、待皇叔姑姑們等長輩過於苛刻,逼死無辜侄兒,不慈不孝的聲音頓時如井噴般爆發出來了。

瞧瞧,就連九泉之下的高祖皇帝都受不了了,直接以把鐵碑拖到黃泉裡示警,警告孫子莫要再逼死他兒子們了。

就連秦王那等喪心病狂的渣兒子,高祖皇帝都捨不得殺掉,現在好了,老朱家好容易出一個文體兩開花的大明好藩王,被孫子給逼得全家自焚。

湘王藩地百姓自發提著祭品去燒成灰燼的昔日湘王府拜祭,朝中也開始有大臣為湘王鳴不平——不敢直說建文帝不慈不孝,而是指責負責削藩的曹國公李景隆羅織罪名,逼死藩王。

畢竟,要為君者諱嘛,誰都不想成為第二個倒黴的慶成郡主。

大朝會的時候,曹國公李景隆成了眾矢之的,差點被唾沫星子給淹死了。

不過李景隆也清楚,自己就是給建文帝背黑鍋的,否則皇上要他有何用?罵的越慘,他就越能得到建文帝的信任。

所以李景隆最近修煉出了唾面自乾的本事,偶爾回一句,“私印寶鈔,證據確鑿,我帶兵去要他認罪伏法,並沒有要逼他自盡,是他自己燒自己。”

群臣:“你為何不救,袖手旁觀?”

李景隆:“當時火勢甚大,誰進去都是燒死,我怎麼可能讓自己計程車兵衝進火場送死?你行你上啊,別在這裡站著說話不腰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