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1節,胡善圍,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撈上來沒有?”馬皇后問道。
胡善圍搖頭,“這個坑太深了,裡頭還有積水,目前為止,下去潛水的人都沒有找到鐵碑的痕跡,可能已經沉到湖水淤泥裡頭去了。下一步微臣打算命人先抽乾坑裡的積水,再往淤泥下面挖。”
馬皇后親自撿了一塊石頭,往深孔處投擲,咚的一聲,彷彿泥牛入海,“竟然如此之深?”
胡善圍說道:“剛才試過了,最長的竹竿都打不到底,這個坑比水井還深。”
馬皇后看著坑坑窪窪的西長街,“這條街是貫穿西六宮的主道,日夜都有禁軍巡邏,若一直這樣圈著,終究不便,抽水尋石碑太耗時間,還不一定能夠找到。重鑄一塊鐵碑取而代之吧,把坑先填起來,修好道路。”
“娘娘英明,微臣這就吩咐去辦。”胡善圍應下,又指著到處遠處的長春宮,“長春宮也出現了地陷,房子沒塌,但已經成了危房,微臣已經吩咐守屋的宮人搬離出去,以免將來出人命。”
前朝嬪妃除了張太嬪,全部殉葬,目前東西六宮只有翊坤宮和延禧宮住著建文帝兩個並不得寵的嬪妃,其餘全部空置,留了幾個老宮人看守房子,冷清的幾乎白日都能鬧鬼。
馬皇后點點頭,“人命關天,胡尚宮做得對。”
胡善圍說道:“宮裡地陷越來越頻繁了,現在秋高氣爽還好,一旦到了冬天雨雪,還有春天的梅雨季節,還會更厲害。總是這樣縫縫補補的終究不是辦法,得想個長久的法子,解決地陷的問題。”
馬皇后一籌莫展,“皇宮只有三十一年就破敗到這個地步,縱使高祖皇帝也始料未及,聽聞高祖皇帝還想過遷都,重新則風水寶地建皇宮。可是皇上剛剛登基,不忍勞民傷財,只能先湊著住。幸好後宮人口簡單,只留幾個完整的宮殿,也足夠住了。”
洪武朝後宮龐大,一個宮殿住著好幾個,甚至十幾個嬪妃擠在一起。建文朝就不一樣了,小妾規模估摸連地主的小院都趕不上。
胡善圍說道,“既如此,後宮服侍的人也要削減,人一旦閒到無事可做,就會無事生非。”
馬皇后點頭道,“本宮也有這個想法,勞煩胡尚宮著手辦遣散宮人一事。”
建文帝在前朝聽到這個訊息,關心高祖皇帝立的鐵碑,連忙宣胡善圍覲見。
胡善圍詳細說了西長街的情況,“……皇后娘娘愛惜民力,西長街又那麼重要,就命填平坑洞,重鑄鐵碑。微臣已經要工匠日夜修補,三日之後,西長街可恢復通行。”
建文帝憂心忡忡,“地基脆弱,縫縫補補不是長久之計,天天拆東牆補西牆,也有失皇家體面。看來大明不是遷都,就是重勘風水寶地另建皇宮。”
朝廷為了遷都還是搬家爭吵不休時,朝野內外流言蜚語盛行:後宮頻頻地陷,甚至連高祖皇帝親自立的鐵碑都沉到湖底,這是高祖皇帝不滿建文帝逼死皇叔,貶五個皇叔為庶人而發的雷霆之怒。建文帝忤逆不孝。
第178章 套中套
後宮地陷、高祖皇帝立的鐵碑平地消失,陷入地基不知所蹤,這是九泉之下的高祖皇帝死不瞑目,為六個兒子們鳴不平啊!
尤其是死了全家的湘王。
湘王一家子拒絕“認罪伏法”,全家關在王府裡自焚,也不願意像其他親王一樣被貶為庶民,終身圈禁在鳳陽老家。
湘王朱柏,性格也如松柏一樣高傲蒼勁。身為高祖皇帝的兒子,他自有驕傲的資本,能文能武,“性嗜學,讀書每至夜分”;在武力值上,他“喜談兵,膂力過人,善弓矢刀槊,馳馬若飛”;而且善於言談,廣納賢能,修了一個景元閣,專門用來“招納俊乂,日事校仇,志在經國”。
不僅如此,他的審美也是超然絕塵,“遇山水勝境,輒徘徊終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