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7節,胡善圍,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果廢了太子,按照繼承順序,皇太孫是第一順序繼承人,還輪不到漢王。

如今,東宮遭遇困境,皇太孫有心有意,但不敢說。

東宮看起來對皇太孫也是淡淡的。

永樂帝又總是抬皇太孫,壓太子,這一捧一踩,朝野上下,漸漸有了皇上想廢掉瘸子太子,只要年輕有為的皇太孫一個儲君的謠言。

而且,從表面看,皇太孫似乎從小就和東宮不親近,總是像個外人,這是事實。

胡善圍下了禁令,嚴禁傳播離間天家的謠言,若有人頂風作案,立刻送到宮正司從嚴處理。

後宮的人不敢議論了,畢竟大家都要在後宮這個華麗的囚籠裡討生活,但是宮外那些悠悠之口就不是胡善圍能夠堵得住了。

霎時,廢太子、只要皇太孫一個儲君的熱搜空降第一名。

胡善圍每天都打卡上下班,因而知道外頭的熱點,遂問了紀綱,“外頭傳成那樣,你們錦衣衛不管一管?”

紀綱嘿嘿一笑,“我們只聽皇上的,皇上要我們管,我們立刻抓幾個人砍了,殺雞儆猴。皇上不發話,無論外頭傳成什麼樣,都不關我們的的事。”

第254章 解凍

永樂帝兩次親征,太子兩次監國,每一次都持續近兩年時間,“太子監國,國無廢事”這是無論親東宮的屬臣,還是漢王等政敵的一致評價。

這個瘸子太子是有真本事的。

在他監國期間,大明擔負著南北兩場戰爭的壓力,南邊是交趾,北方是瓦剌部落,雙線作戰,這是洪武朝高祖皇帝都不敢做的事情,因為單是一場戰爭,就能消耗一個國家至少五年的積累。

軍隊要吃飯,要兵器彈藥衣服撫卹金等等,打仗就是燒錢,何況大明是一隻蠟燭兩頭燒。

除了戰爭,大明幾項大的開支還有疏通京杭大運河、鄭和下西洋。

當然,還有遷都,修建新的都城和皇宮。

這幾樁大事,放在任何一個朝代,只需做一件,就足夠青史留名,是個有能力的君主了。

可是在永樂朝,一口氣全乾了,一般的君王才會選擇,永樂帝表示老子全都要。

永樂帝拍板指明前進方向,就拍拍屁股北上親征,當甩手掌櫃去了,幾乎全靠太子將這些幾項國之大計至上而下推行下去。

這些都需要錢啊,可是又不能隨便加稅,太子只得大搞經濟建設,把蛋糕做大,才能勉強填補這幾項就像金錢粉碎機似的大工程的虧空。

永樂帝只管花錢,太子管著掙錢,太子壓力大啊,都瘦了(瘦了二兩)。

不過,太子無怨無悔,壓力大沒什麼,瘦了二兩也沒什麼,能夠為父皇分憂,證明太子的價值就足夠了。

就連漢王要詆譭太子,也不會沒有眼色的說太子無能、監國翫忽職守之類的瞎話,總是找一些貪戀女色、結交子臣、收買人心、喜歡開設文會詩會,聽信奉承話之類的藉口,從來不會質疑太子的治國能力。

然而太子也沒有想到,他兢兢業業的工作,得到的不是欣賞,而是猜忌。

太子也是倒黴,第一次監國都沒這樣的,那時候永樂帝身強體壯,朝廷自在他掌握之中。

但是第二次監國,朝鮮嬪妃居然敢用蘑菇粉毒害永樂帝,皇帝在最興奮的時候,覺得自己腦子快要炸裂了,九死一生後,身體衰弱,遭遇身邊的人的背叛,解縉又火上澆油,來個“無人臣禮”,目無君王,永樂帝不禁懷疑太子在監國期間,掌控了朝廷,將他這帝王架空了。

皇權至上,獨一無二。所有的皇帝對害怕失去皇權的恐懼,都遠遠超過失去兒子的恐懼。

兒孫可以有好多個,甚至可以再生。但一旦失去皇權,皇帝將一無所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