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4節,胡善圍,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此外,永樂帝還制定了嚴格的監國程式,太子每一項舉動,都必須在程式上合法:太子絕對禁止私下見官員,所有官員,都至少成雙入對和太子議事。
大朝會之後,太子要召見官員談事,“須與前項官員一同進出,如有獨進獨留者”,必須有監察御史、鴻臚寺官、司直郎、清紀郎這四個部門的官員在旁邊監督。
如此嚴苛的程式,太子一舉一動都在御駕親征的永樂帝監督之下。
可是若監察御史等微臣包庇太子怎麼辦?誰來保證這個監督有效呢?
永樂帝把這個任務交給了一個絕對不可能包庇太子的人——漢王。
太子監國,漢王監督太子,雙重監督。漢王拿著放大鏡觀察太子,簡直不要太爽。
第228章 我只是個打工的
漢王用放大鏡挑太子的毛病,覺得很容易。但是他很快發現,沒那麼簡單。
前面筆者曾經講過,當年多疑的高祖皇帝要還是燕王世子的太子處理政務,批閱奏本,來試探朱高熾的野心和能力。
朱高熾“獨取切軍民利病”,且“擇其有大體可實行者報命”,遇到奏本有文字錯誤的,忽略不計。抓大放小,既表現了自己的能力,也讓高祖皇帝放下對自己戒心。
太子這個大胖子早就在半空中走過鋼絲繩了,有經驗,很是謹慎。他曉得帝王最忌諱的就是越權,故這次他監國,涉及軍國大事、重要大臣任免以及外交等國家大事都由內閣先篩選出來,加急送到永樂帝手上,等待批覆。
太子嚴格按照永樂帝劃定的權責行事,不越權,不搞事,也不躲事。
如果說漢王是個蒼蠅,那麼太子就是無縫的蛋。
漢王蒼蠅搓手,飢腸轆轆,圍著太子這顆圓滾滾的蛋飛了好久,無從下嘴。
怎麼辦?
瞌睡遇到枕頭,留守京城的錦衣衛指揮使紀綱一直尋找時機,給急的蒼蠅搓手的漢王遞了一個枕頭。
兩人在秦淮河畫舫裡密會。
紀綱說道:“漢王眉頭鬱結,似乎有心事。”
漢王不肯承認,“我是為皇上親征和北方的戰事擔憂,我本想跟隨皇上一起去的,可是皇上不肯,非要留我在這裡拱衛京師。只要邊關守住了,京城能夠有什麼大的危險呢?我每天在京郊練兵,就像一把刀一樣,磨得再亮,不去戰場廝殺,也是無用。”
紀綱並不捅破,循循善誘道:“殿下莫要妄自菲薄,把京城維護得鐵桶般,皇上才能放心大膽的親征打仗。”
兩隻狐狸互相試探,漢王心中有事,眉毛一挑,“紀大人百忙之中約我見面,不會只是喝杯酒吧。”
紀綱笑道:“公務繁忙,浮生偷得半日閒,和殿下喝杯酒,聊一聊最近太子監國,太子勤奮務實,口碑扶搖直上,大家都要忽視太子的病足了。”
一聽這話,太子頓時覺得自己喝的不是酒,而是一杯醋,酸溜溜的,“太子的表現確實出乎意外。”
出乎意外的好,無論是前期繁複的祭祀活動,還是現在處理政務,都無懈可擊。
紀綱讚道:“豈止如此,太子還黑白分明,不念私情呢。禮部尚書、兼東宮左春坊學士李至剛的岳父犯了罪,去送禮說情,最後判決書下來了,補償了一些銀錢,李大人的岳父脫罪。那苦主不服,擊鼓鳴冤,區區百姓,豈是一品尚書大人的對手?被李尚書強壓下去,不過御史臺那邊有個小御史上了奏本,參了李尚書。”
“太子看到奏本,當即把李李尚書叫過去,也不管李尚書是老師了,好一頓訓斥,弄得李尚書沒臉,只是禮部尚書是朝廷重臣,太子監國,也不能處置他們,只得將奏本封存,送到北方去,由皇上處理。”
東宮左右春坊的學士都是太子的老師,這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