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2節,大明徐後傳,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脫下錦衣華服,穿著普通百姓的布衣草鞋,舉著雨傘親自去滿是泥濘的災民營地裡慰問,車馬讓給了孕婦和孩子們,負責太子儀仗那些打旗的校尉們也紛紛俯身揹著老人往韭山走去。
在山上安營紮寨,夜間生火做飯,太子和百姓們在一口大鍋裡吃飯,對長者噓寒問暖,和村夫探問農桑。
太子此舉傳到京城,百姓和官員都讚揚太子仁德,愛民如子。洪武帝心中很高興太子不忘本,善待家鄉百姓,同時對燕王的秘折深感頭疼:宋濂果然猜對了他的想法,洪武帝看到這份奏摺時,確實首先憤怒的捶案大罵朱棣不孝,對生養他的這片土地冷漠無情。
可暴怒過後,洪武帝心中卻隱隱有個念頭:這份奏摺如果出自太子之手就好了,身為一國儲君,應該為天下蒼生負責,不能太小氣了。
這一晚是個不眠之夜,洪武帝思來想去,同意了朱棣的建議:若真到了萬不得已之時,還是先犧牲鳳陽。
密旨由錦衣衛送走,洪武帝的心在滴血:唉,要好好治理淮河了,也要繼續遷移百姓去鳳陽開墾田地,將這片多災多難的貧瘠之地變成富庶的江南沃野,才能徹底避免家鄉重蹈覆轍。
鳳陽府。後山從早到晚都騰著黑色的煙霧,凡是收羅到的屍首都集中在此地火化。地動之後是洪災,倘若掩埋不夠深,容易滋生瘟疫,最妥善的方法就是燒成灰。
徐妙儀頭戴網巾,口鼻罩著白布,在傷病營裡挨個看傷情。她單膝跪地,試了試一箇中年男子的鼻息,又把了把脈搏,搖搖頭,“已經嚥氣了,送去火化。”
旁邊衝過來一個豆蔻年華的少女,雙目含淚的攔在準備抬屍體計程車兵面前,“求求你們放過我爹爹!我就是賣身葬父也要讓父親保住全屍啊!”
找一副棺材入土為安是人們淳樸的想法。只有死去的人們身邊有家人在,基本都會要求土葬。
負責收屍計程車兵見慣這種請求,不耐煩的將手中告示晃了晃,“看清楚了沒?為防滋生瘟疫,所有人都火葬,縣太爺昨天剛剛從火化場領走了他親孃的骨灰。”
那少女見求兵士無用,忙轉身抱住了徐妙儀的腿,“徐大夫大慈大悲,求求你幫忙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