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9節,大明徐後傳,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袁珙說道:“二月歲星逆行入太微,三月熒惑犯井,四月熒惑犯鬼,五月太皇犯畢,但真正關鍵的是六月突然有一顆不知名的客星異常明亮,大如彈丸,一直升到了紫薇垣,紫薇垣象徵帝王的星運,出現如此異相,是帝星不穩,江山易主之兆啊!”

智及方丈聞言大驚失色,“你的意思是北元即將反撲南下,顛覆大明?”

袁珙搖搖頭,“北元黃金家族氣數已盡,無力迴天了。是大明皇室即將生變。”

智及方丈一顫,嘆道:“聽聞皇上去年被張士誠殘部刺殺,得了頭疼的毛病,難道帝星將崩,太子繼位?”

袁珙搖搖頭,“不是,紫微星依然明亮如昔,皇上春秋鼎盛。”

智及方丈回想起袁珙的前言,沉默片刻,說道:“諸子奪嫡,皇儲有變。北方玄武轉世,廉貞火星入命,七殺星逆襲紫薇。”

袁珙點點頭,“我一直觀察計算著著星圖的移動,才會來到鳳陽。”

這時一顆明亮的星星出現在紫薇垣,星下雲霞流淌波動,顯示出萬千氣象,袁珙頓時大喜,“又出現了!就在這裡,快備馬,我們去看看!”

一僧一道騎著馬往星雲變幻的方向而去,他們來到一處山峰,看見蜿蜒山道上一個男子牽著一頭牛艱難前行,牛背上橫坐著一個女子,那女子含著一枚新生的樹葉,吹著簡單的鄉野俚曲。

正是徐妙儀。

昨晚下了暴雨,道路泥濘不堪,男子乾脆光著腳,冰冷的淤泥漫過腳踝,行走時嗚咽作響,泥水甚至飛濺到了他的臉上。

徐妙儀停止吹奏,吐出了樹葉,嬉笑著掏出手帕,彎腰親自給男子擦臉,袁珙這才看清了男子的相貌,瞪大眼睛說道:“是……是燕王!他怎麼在鳳陽?徐妙儀和他……喂,你這個老不死的有多少事情瞞著我?”

坐在牛背上的徐妙儀將素包子塞到了朱棣嘴裡,“那個借你耕牛的里長好豪爽啊,容許你把牛趕回家,否則我只能步行了,騎牛比騎馬舒服,牛背那麼寬闊,走的也穩,幾乎可以躺著睡覺,”

朱棣吃著龍興寺的素包子,笑道:“里長家精打細算,是想省幾捆餵牛的乾草,我們用了人家的牛,就要養著它。”

徐妙儀愛惜的拍著牛背,“辛苦啦,要幾日才能耕完?”

朱棣說道:“種地的老農說,至少深耕一次,再細耕一次,少則十天,多則半月。”

徐妙儀說道:“那更要好好養著這一頭牛了,來,賞它一個大包子吃……”

徐妙儀趴在牛背上餵牛,朱棣牽著牛走進山腰的一處草房,院子裡,徐妙儀要跳下牛背,被朱棣阻止了。

朱棣小心翼翼的抱起牛背上的徐妙儀進屋,不一會,草屋煙囪升起了炊煙,隨即罩著屋頂的雲霞變幻,形成張牙舞爪的龍行,一群倦鳥從頭頂飛過,袁珙被呼扇著眨了眨眼,待他睜開眼時,雲霄驀地消失,深藍的夜幕徹底統治天空。

夜間無風,草屋炊煙形成一條直線,直指天際上紫薇垣裡那個明亮的星星。

作者有話要說: 明朝出現這種‘五星紊度,日月相刑’之象其實是在洪武九年,舟提前到了洪武三年。

☆、第170章 爾之砒/霜

且說袁珙和智及方丈窺得天機,心潮澎湃,兩人重回佛塔密談,袁珙說道:“皇上春秋鼎盛,太子儲位穩固,朝中並沒有出現紫微易主之像,天機一旦洩露,必將燕王置於謀逆之地,大禍臨頭,此事你知我知,不能說給外人聽。”

智及方丈能混到國師這種地位,政治嗅覺十分靈敏,並非等閒之輩,他雙手合十道:“佛曰不可說,不可說矣。時機未到,我們窺破天機,恐怕會被反噬。”

袁珙點點頭,“不過古有漢高祖之母劉氏伏龍而孕,隋文帝楊堅出生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