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5節,大明徐後傳,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徐妙儀說道:“別亂說話,我給你刮刮鬍子。”
朱棣立刻閉嘴,看著鏡子裡的徐妙儀。
刀片在朱棣下巴處緩緩移動,一縷縷雜亂的鬍鬚落地,徐妙儀說道:“我看那孩子的眼睛,就是知道是五弟的兒子。不過馮氏已經不想回頭,五弟也和她恩斷義絕,這個孩子將來身份必然尷尬,我們要瞞下此事,將這個孩子養在膝下,就叫他朱高燧吧。”
朱棣說道:“燧者,烽火也,倒也應了這場戰事,就定下這個名字吧。”
徐妙儀點點頭,“五弟這次吃了不受苦,雖然不能相認,但他的兒子就是我們的兒子,以後就將朱高燧寫在我的名下。”
徐妙儀給朱棣颳了鬍鬚,梳了頭髮,束在玉冠裡,又換上一身簇新的黑色蟒袍,“你馬上要主持張玉的葬禮,穿戴的精神些,葬禮也能鼓舞士氣的。”
提起張玉,朱棣悔恨不已,“是我太心急了,東昌大敗,痛失大將,前功盡棄。”
徐妙儀安慰朱棣,“勝敗乃兵家常事,我們贏得起,也輸得起,我父親徐達這等曠世名將,也打過幾次敗仗的,我相信你很快就能重振旗鼓。”
老實說,東昌大敗,朱棣信心受挫,本以為會被爆脾氣的妙儀責備,沒想到徐妙儀突然變得溫柔賢惠起來,給他刮鬍子梳頭換衣服不說,還暖言安慰自己。
朱棣一時有些怔住了,“我剛打了大敗仗,你還信我?”
徐妙儀輕輕摸著朱棣的下巴,剛剛刮過的下巴猶如砂紙,“去年徐祖輝攻打北平城,他領兵十萬,北平的守軍卻不到一萬,你不也堅信我能守住這裡嗎?我們要做的是千古以來都沒有人做成功的事情,你信我,我也信你,任何失敗都不能動搖我們的信心。”
朱棣點點頭,“沒錯,靖難這兩年來,我們每一次戰鬥都是以少勝多,老天還是眷顧我們的。”
徐妙儀說道:“你出行之前,道衍禪師曾經算過一卦,說‘師行必克,但費兩日’當時我們以為‘但費兩日’是兩天就能得勝的意思,是想錯了,其實卦象是預兆東昌會敗,你想想,兩日疊在一起,就是東昌的‘昌’字。也就是說東昌之戰後,我們就能無往不勝了!”
朱棣一想,喃喃道:“好像有些道理,天象奧妙,豈是我們這些凡夫俗子能看透的。”
徐妙儀說道:“對呀,東昌雖大敗,但盛庸也沒有敢追擊你,現在是冬天,天氣寒冷,盛庸的南軍水土不服,退守城池,他們剛剛取勝,定沒有防備,正是我們進攻的大好時機!”
朱棣激發了鬥志,說道:“對,張玉的葬禮,也是我們的誓師大會,乘著南軍防守薄弱,我們一定能扳回一局!”
朱棣匆匆去了張玉的葬禮,道衍禪師從屏風後面走出來,“還是你的話管用,燕王一掃頹廢之態,很快就能恢復如常。”
朱棣東昌潰敗,道衍擔心士氣低落,動搖軍心,於是千叮萬囑徐妙儀,千萬要有耐心,安慰鼓勵燕王再戰。
也只有徐妙儀能夠真正安慰到朱棣了。徐妙儀依計行事,果然奏效。
徐妙儀問道:“義父,‘師行必克,但費兩日’,真的是您所說東昌之敗後,立刻能大獲全勝了?”
道衍禪師說道:“管他真的假的,有用就行了。”
徐妙儀愕然,“萬一將來有敗績呢?”
道衍禪師說道:“將來的事,我自有另一套說辭。”
張玉的葬禮果然變成了誓師大會。
朱棣首先聲淚俱下的念著道衍禪師親手所寫的祭文,“奸惡集兵,橫加戕害,圖危宗社。予不得已,起兵救禍,爾等皆攄忠秉義,誓同死生,以報我皇考之恩。今爾等奮力戰鬥,為我而死,吾恨不與偕,然豈愛此生所以猶存視息者。以奸惡未除,大讎未報故也。不忍使宗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