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8節,大明徐後傳,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荼蘼花架下,是朱允炆最美好的記憶,他信筆在紙上寫道:“他倚太湖石,立著咱玉嬋娟,待把俺玉山推到,便日暖生煙……敢席著地怕天瞧見,好一會分明,美滿幽香不可言。”(注:出自《牡丹亭.尋夢》)
“大哥,寫完了。”朱允熥捧著剛抄好的《周禮》走過來,朱允炆猛地從春夢中驚醒,掩蓋似的將紙上露骨的豔曲揉成團。
朱允熥有些好奇,“大哥剛才在寫什麼?”
朱允炆將紙團扔進火盆裡,面色如常,說道:“寫了半首歪詩,傳出去貽笑大方,乾脆燒了。”
朱允炆一目十行檢查過抄寫的《周禮》,“好了,可以交差了,我們回東宮吧。”
朱允炆堅持要送朱允熥回房,因為他知道,無論朱允熥多晚回來,常槿都會等著,他可以再找藉口接近她……
可是這一次朱允炆失算了,常槿並不在這裡。朱允熥也覺得奇怪,問宮人,“小姨不在,她是不是生病了?”
宮人說道:“今天常小姐回開平王府了。”
常槿在東宮照顧朱允熥,偶爾也回家小住幾日,朱允熥沒有多想,說道:“明天去外公家問問小姨什麼時候回來,我親自去接她。”
宮人應下。
朱允炆覺得有異,當著宮人的面不好多說,心生一計,說道:“弟弟,天色太晚,我累了,今晚我們兄弟同榻而眠吧。”
朱允熥從小就和大哥親近,笑道:“好啊,大哥別嫌棄我打呼嚕,說夢話就成。”
床榻上,朱允熥倒頭就困了,朱允炆並無睡意,問道:“既不是祭祀,常家最近也沒有各種紅白喜事,小姨為何突然回開平王府了?”
朱允熥打了個呵欠,“畢竟是小姨的家嘛,回家一趟有什麼奇怪的。幸虧她今天回家了,我還擔心被她看見哭紅的眼睛呢。她若知道皇爺爺又教訓我,定會難過的。”
朱允炆心虛,又問道:“今天早上……小姨有沒有對你說些什麼?”
朱允熥說道:“今天去大本堂上學之前,我本來想和小姨一起吃早飯的,但是去了小姨那裡,小姨還沒起來,我們沒見著。”
朱允炆又旁敲側擊了幾句,朱允熥說著說著就睡了,小少年瞌睡多,呼嚕打的震天響。
朱允炆輾轉反側,一夜未眠。早上朱允熥去大本堂上學,朱允炆命心腹暗中打聽常槿的下落,黃昏時心腹密報,說常槿住在家廟旁邊的道觀裡,已經是女道士的打扮,不再回東宮了!
朱允炆大驚失色,當即出宮,去尋常槿。
因親眼看見姐姐不幸的婚姻,常槿以前就發誓此生不嫁,將來撫養朱允熥長大成人後,就去道觀當居士,修身養性,了此一生。
常槿的兩個哥哥苦勸無果,只得在家廟旁邊修了道觀,等著將來供養妹妹。
兩個哥哥這幾年都很爭氣,大哥常茂繼承了鄭國公的爵位,在沙場上建功立業,已是大明中流砥柱;二哥常升也因戰功而獲封開國公,一門兩公,沒了父親常遇春,常家榮耀。
道觀就在雞鳴山常家的家廟旁邊,盤踞著一個山頭,修的頗為豪奢,堪比皇家園林,名為道觀,其實就是一個山居的別院。
常槿前天出宮,並沒有回到開平王府,而是徑直到了道觀。
如今鄭國公在雲南,開國公在西北,都在外打仗,兩個嫂嫂來看常槿,常槿只是說連夜夢到了父親,夢見父親十分孤寂,想來這裡清清靜靜的抄經書,為父親祈福。
誰也攔不住當女兒的盡孝道,嫂嫂們命人好生伺候,打道回府。
常槿穿著月白道袍,梳著道髻,看著自己的清修之地,她打算先找這個藉口住下,若是東宮來催,或者朱允熥來接,她就裝病,從此不踏入東宮一步。
二月春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