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節,大明徐後傳,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主卻消瘦了,唯有小腹漸漸吹氣似的變大,提醒她將要擔當母親的角色。

“姚大夫,你說我該如何是好?”永安郡主神情恍惚,目光時而黯淡,時而尖銳,看得出她倍受煎熬,否則也不會向姚妙儀做無謂的求援。

姚妙儀的目的是要永安郡主生下皇嗣。她只得繼續說著謊言,“郡主莫要想太多了,我們明教是支援郡主的。上一次你不也看到了明教教主親手所寫的書信了嗎?”

其實所謂的密信,是朱棣的謀士所寫。

永安郡主緩緩搖頭,說道:“朱元璋雖然信誓旦旦安慰我,說生下孩子後,會給我和孩子名分,換一個身份進宮,從此一家團圓。可是我擔心他會食言,到時候去母留子,孩子被送到深宮,而我繼續被幽靜在湖心小築,從此母子分離,永無相見之日。”

“妙儀,一個被馬皇后撫養長大的孩子,怎麼可能和明教合作,反抗自己的父皇?可能我們現在定下的盟誓,到時候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姚妙儀驚訝道:“皇上金口玉言,還能反悔不成?”

“你還是太年輕了。”永安郡主嘲諷一笑,“人若身居至高無上的位置。做任何事情都不愁找不到正當的理由。一言既諾,就是金口玉言。反覆無常,就是帝王心術。總之無論他說什麼,做什麼,哪怕指鹿為馬呢,也有無數人鼓掌說皇上聖明。”

姚妙儀暗道,如此看來,永安郡主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胡思亂想。郡主的父親張士誠還是蘇州吳王時,身處最紛亂複雜、群雄逐鹿的年代,看慣了你方唱罷我登場,見慣了爾虞我詐,生離死別,她不信朱元璋能守諾。

姚妙儀坦然說道:“郡主,倘若真走到那一步了,老實說,我也無能為力,看看教主是否有辦法吧。”

永安郡主嘆道:“我被幽禁在此,身邊皆是皇上的親信,平日也就和蘇州同鄉胡善圍說一些家鄉往事,善圍是個不錯的女子,但我不敢信她。外面有些我們張家舊日的幕僚門客和親隨,但現在我也不知他們是否還掛念我這個舊主,或許早就改弦易轍,忠於朱明王朝了吧,唯有你——和你能夠講幾句真話。”

姚妙儀正色道:“多謝郡主的信任。”

永安郡主眼裡閃出一抹癲狂之色,“我想過了,或許我的一生都會葬送在湖心小築裡,永遠見不了自己的親骨肉,我的孩子也永遠不知道他親孃是誰,為了保護他的生命,而受過多少煎熬和委屈,可是——”

永安郡主低聲說道:“我也不會讓他們的日子太過了!呵呵,姚大夫,你跟我來。”

永安郡主將姚妙儀帶到書房,指著牆上掛著的《吳王行樂圖》說道,“知道這幅畫是誰所作?”

姚妙儀指著圖軸上的篆刻落款說道:“吳中四傑之一的揚基。”

這副圖軸非常熟悉,當初姚妙儀在此地更衣時,就是透過《吳王行樂圖》而推測出了永安郡主的身份。張士誠自封為吳王,圖軸裡還有永安郡主少女時期的模樣。此畫就是揚基成為張士誠幕僚時,為吳王一家遊園開家宴時所繪的行樂圖。

這副工筆畫筆觸精妙,人物的表情,甚至輕風拂過樹葉時的微顫都栩栩如生。

吳中四傑之名,實乃實至名歸。

永安郡主說道:“揚基號稱詩畫雙絕,我父親惜才,生前十分器重他,為他刊印好幾本詩集,並且請能工巧匠,照著他的幾十副山水畫雕版印製,裝訂成冊,製作成了《楊公畫譜》,這畫譜已經刊出便備受推崇,揚基由此名揚四海。”

姚妙儀說道:“《楊公畫譜》最初是刊印了一千本,後來的刻本都是照著畫譜仿印的,不如最初的版本。如今在一些書坊之中,初本已經被奉為上好的善本,要價到五十兩銀子以上,有時候還買不到呢,留著惜售將來賣更高的價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