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節,大明徐後傳,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錯了。”
朱棣也跪地說道:“五弟年幼無知,自有過錯。兒臣作為兄長,沒能照顧好弟弟、及時發現北元探子的陰謀,實乃失察之罪,請父皇責罰。”
朱元璋嘆道:“五郎今年也有十七了,還‘年幼無知’?四郎啊,你們都是即將出宮建府的親王,將來統治藩地,保家衛國,這是每個皇子的榮耀,也是責任。五郎不能總是在你的庇護下,他長大了,要像一個真正的男人那樣頂天立地。”
“冊封你們為親王的詔書上,寫明瞭朕要法古建邦,將你們分封到各地為王,今爾有國,當恪敬守禮,祀其宗社山川,謹兵衛,恤下民,必盡其道。掌控軍隊,守衛大明江山。”
“從漢朝七國之亂後,對藩王各種忌憚,從未有任何朝代敢法古建邦,給藩王如此大的權力。可是朕相信你們兄弟能夠齊心協力,一起守護朕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
尤其是今日聽說朱棣願意捨身頂替弟弟朱橚當人質的事情後,朱元璋更加堅定了自己法古建邦的信念!兄弟齊心,其利斷金,比起大臣們,我當然相信自己的兒子們。
那些悲觀預計朕法古建邦後,將來藩王作亂,各自為陣,大明江山分崩離析的大臣們全都是想離間天家骨肉!
朱元璋固執樸素的認為,一個蘿蔔一個坑,藩地邊關倘若不是自家兒子們鎮守,那就是文臣武將們統兵在此,一個地方總得有人掌權吧!如果不法古建邦,那他的兒子們反而要受到大臣們的牽制欺負。
朱元璋覺得,我出生入死打來的天下,不分給自己兒子們,難道要拱手讓給大臣?這沒有道理啊!就像鄉下地主買了田地,積攢家業,死後將家產分給兒子們,再由兒子們僱傭長工耕種,春根秋收,長長久久的永享富貴。
哪有把土地分給長工們,讓兒子們端著金飯碗,可憐巴巴的看長工臉色施捨的道理?
再有勸朕放棄法古建邦想法的人,全都拖下去砍頭!
☆、第65章 入墜深淵
八府塘,湖心小築。
姚妙儀給永安郡主診脈,昨日郡主腹痛見紅,她被緊急帶到了湖心小築,為郡主保胎。
雙手的脈都號過了,永安郡主雙手摸著微微凸起的小腹,她咬了咬唇,囁喏片刻,還是主動開口問道:“如何?孩子能保得住嗎?”
面上和語氣都聽起來無所謂的樣子,其實內心的關切和期待呼之欲出了。
姚妙儀定定的看著永安郡主,這個女人從初時的反抗,到接受懷孕的現實,到對腹中胎兒提心吊膽的關愛,就像一把曬乾的掛麵扔進了開水裡,從挺直僵硬,變得柔軟順滑,隨著開水的沸騰而盈動。
無力反抗,便要被迫接受現實,還要麻痺自己,認為這是目前最好的選擇。
一股悲哀之情油然而生。而更悲哀的是,自己還要配合著燕王朱棣,將明教支援永安郡主的謊言繼續下去。直到她安然生下皇嗣。
姚妙儀說道:“郡主平日憂思過度,時常夜不能寐,體虛乏力,對胎兒自是不好。我開的藥只能醫身,不能治癒心病,這安胎藥不吃也罷,吃多了反而傷身。”
永安郡主長嘆一聲,“此乃心病,無藥可醫。我也知憂思傷身,對孩子不好,可是總是控制不住自己。我想若是生下朱家的孩子,將來九泉之下,如何面對慘死在朱家手裡的父母和親人?”
“孩子是女孩倒也罷了,如果是個男孩,將來他豈不是要像靖江王朱守謙那樣尷尬?可是若保不住這個孩子,我豈不是失去了世上唯一的親人?他活生生的一條性命,我豈能為他選擇命運?掐斷他的將來?”
永安郡主的臉上有母性的光輝,也有亡國郡主的悲哀,兩種情緒交纏在一起,水火不容,每時每刻都像是在煎熬,孕期的婦女普遍都會發胖,而永安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