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1章 陛下你可不能學楊廣,人在南宋,我與蒙古爭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商人平時跑浙江到福建路線,因為福建田少,缺糧,經常把這邊的糧賣到福建。

現在三十萬石糧只要七折,當然高興啊。

他買的時候也不知道是這些人偷朝廷的,等揚州火燒糧倉的事發生,才知道是大事不妙。

但商人錢都賺了,糧也賣掉了,自然也不敢吭聲,反正有官員在前面頂著。

此事參與人極多,還有大量腳力,車伕,共分五個晚上,搬了五次才搬空。

整個運糧時間用了兩個月,每隔一段時間來搬一次。

每人每晚得到二貫錢。

因為參與的人多,導致事後想來舉報的人很多,但朝廷只獎勵了第一個來的船員。

這船員得到五百貫外,另按糧價一半,獎勵了二十萬貫,獎勵當天,朝廷組織馬車上街,讓其站在馬車上,馬車後面拉著二十萬貫錢和會子,一路遊街,給整個揚州看看,沿途還敲鑼打鼓,震驚揚州城,接著又陸續去了各縣,全部遊街一邊。

這船員也相當鬱悶,但沒辦地,朝廷要求的,而且允許他蒙著臉,所以他也不是很怕,就是事後,要趕緊帶著錢跑路。

另六戶人家中有五戶陸續被抓,其中有戶人家很聰明,也沒和其他人說自己去哪,帶著家人遠走高飛,分到了一萬貫錢,朝廷一直沒有抓到他。

事後朝廷支出四十萬貫,船員二十萬貫,錢保山二十萬貫,但一點也沒損失,還有血賺。

雖然賣出的糧食是找不回來,但相關官員常文才等被滿門抄斬,查沒家產,朝廷大概在這些人身上回血幾萬貫。

然後是負責收糧的商人家,被滿門抄斬,只有舉報他的親戚船員活下來。

他當時極不服氣,但全勇問他,為什麼你知道是朝廷被偷糧,不第一時間舉報?如果是你舉報,就是你立功,商人無言以對。

朝廷在這商人家裡查抄得到十數條大船,田產,豪宅等,約值五十萬貫。

這樣就回血了五十多萬貫,還賺了十幾多萬貫。

參與的部份重要人員都是被全家砍了,錢保山因舉報有功,還官升一級,從原本戶房主事的吏員,晉升當地縣尉,從吏變成了官。

但他還是在廣陵縣當官,當地官場的人相當鄙視他。

先貪默,接著舉報親戚和上官,一下暴富不說,還當了官。

但錢保山洋洋得意,那又如何,老子現在有錢又是官。

這件事讓大宋天下官員都知道一個道理,以後千萬不要犯錯,如果犯了錯,記得第一時間舉報,做第一個舉報的,肯定血賺。

另有參與運糧的大量腳力和馬伕,每人收到的錢全退了出來,仗責十下,算是輕饒。

揚州案破了沒多久,官方訊息還沒傳到廣東,廣州糧倉案就有人主動舉報了。

朝廷又是殺了一批相關人員。

這兩件案子這麼一破,大宋上下估計以後沒人敢這麼幹了。

要麼有通天的本事,你一個人賣糧,凡帶上兩個人幹這事,都得擔心對方反手一個舉報。

朝廷在這件事後,六戶百姓中有一戶一直沒抓到,趙與芮這時開始準備身份牌的推廣,以後一地遷移到另一地,必須要到兩地衙門都報備,憑路引才行。

現階段做為統治階級的工具,管控人員還是必須的。

全勇對錢保山也極為不滿,此人先貪後舉報,連親人也沒放過,但升官發財,簡直不配為人。

皇帝趙與芮好聲勸他:“就得這樣,讓所有人看到人心的險惡,讓其他想人貪的人不敢去試人心,老朱僅靠殺人是治不了貪的。”

“必須要挑動百姓鬥百姓,讓他們自相殘殺,沒有什麼貪汙是治不住的。”

全勇不知道老朱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被模擬人生,曹操求我登基!

日落歸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