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零四章 南宋經濟大發展,大宋中興傳,乾兌,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展過程中,離不開一個人的積極探索。

沈該,字守約,歸安人(今浙江湖州)。重和元年(1118年)進士,紹興二年(1132年)五月辛丑,沈該來到盱眙軍任知軍。

宋國的行政區劃,城市一級的有府、州、軍、監、縣。

府由州升級而來,可以理解為比較重要的州;軍是設定有軍事力量的地區,大的軍跟州平級,小軍和縣平級甚至隸屬於縣;監是指礦區或者牧區;縣是最小級別行政單位,朝廷要派官員管理,隸屬於州府。

盱眙軍與金軍隔淮河相望,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朝廷派沈該前來,也是因為沈該才能出眾。

沈該來到盱眙後,先觀察了一下淮河兩岸的基本情況,南岸是盱眙軍(今江蘇盱眙),北岸是泗州城(今安徽泗縣),隔水相望,近在咫尺。

但是戰爭時期,泗州被金軍控制,盱眙由宋軍控制,兩岸劍拔弩張,隨時準備開戰,形勢十分緊張。

即使如此,有的商人卻不顧性命安危,經常渡河往返走私交易,可見其中利潤豐厚。

沈該心想,與其讓商人在其中牟利,倒不如由官方管理交易。如果能在淮河沿岸灘塗置辦榷場,先行試點,倒是個不錯的嘗試。

正好紹興元年後,宋金進入對峙局面,暫時也不會大動干戈,正是嘗試的好時機。而且盱眙正好是宋金兩國的交通樞紐,人來人往船運發達,置辦榷場肯定會有成效。

說幹就幹,沈該開始選址。

畢竟榷場是要和金國人交易的,為了防止金國的暗探混進城內打探軍情,沈該決定把榷場建在城外,地址就在上碼頭浮橋舊址的河灘高地上。

這樣選址有三個好處:一是防止金國探子入城,保證安全;二是這裡地勢開闊,盱眙守軍可以在城牆上隨時監視;三是這裡地處渡口,方便客商往來。

因為原來浮橋已經毀壞,所以沈該命人把原來的橋基改做碼頭,擺渡通航,方便運送商販和貨物。

然後,沈該又在碼頭附近圈地數十畝,建起了圍牆和簡易房屋,不到一個月,一個初具規模的集貿市場就已經完工,內有廳舍近千間。

南宋商人攜帶貨物到達盱眙後,榷場官吏根據攜帶貨物價值的多少,區分為“大客”和“小客”。

大小區分標準是一百貫的貨值。

攜帶貨物價值在一百貫以下的人被稱為小客,沈該允許他們十個人一組聯保,登記姓名,集體去泗州與金國商人貿易。

這十個人裡面任何一個人當了漢奸或者違法,十個人全部要坐牢。

而大客一律不準過河,只准留在盱眙等候金國商人前來交易。

官府怕這些大客的財富流向敵國,也就是轉移財產,幫助了敵人,所以限制貿易。

交易時,宋金商人不見面,各自待在一間房內,把貨物交給南宋的主管官員或者掮客,往來議價。

這麼做主要是防止商人之間相互串通,或者傳遞情報。

達成交易後,沈該對交易雙方每一方收取貨物價值千分之五的稅錢,掮客還要收好處費百分之一左右。

即使是如此苛刻的交易條件,南宋的商人們都趨之若鶩。而且,並不是所有的商人都有資格進入榷場交易,必須有官方的資質認可。

沒能進入榷場的商人,就只能走私了。

走私的具體數額無法統計,據有人估算,光州(今河南潢川)西邊的走私據點鄭莊每年進入金國的貨物,就計有茶葉幾十萬斤,牛七八萬頭以及大量的金銀、銅錢。

還有一些南宋商人乾脆繞過防備嚴密的宋金邊界,從海上走私貨物到金國控制下的山東。

而那些邊境的官員和出使金國的大臣、隨員們則利用職權,與金國商人私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完結)女特工穿越成首富千金:特工皇后

花無心

穿越醫女嫁賢夫

清風莫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