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7頁,長安不見月,青衣呀,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126獨坐幽篁裡,二
鈴蘭眨眨眼。
「是?奴婢疏忽, 未將前事稟告清楚。惠妃娘娘確是?按照皇后喪儀下葬的,然宮闈局後頭又傳了口?諭,說除開咸宜公主、太華公主、壽王、盛王等四位娘娘親出子女之外, 其餘皇子公主仍按庶母過世服喪, 一月為限而已。」
杜若怔怔地掖著嘴。
「這,就還?是?妃禮啊。」
鈴蘭朝外看了眼, 謹慎地嗯了聲, 「前陣子朝中議論也?多, 聖人, 想是?有些不得?已。」
原來是?這麼回事兒。
杜若很為惠妃感到唏噓。
聖人手裡獨寵十年, 臨到頭終於封了皇后, 卻原來還?是?為了安定民心,不叫人質疑宮闈之中陰謀重重。所以帝王家哪有什麼真情?都是?做出來的花樣子罷了。
她?心裡酸酸澀澀地, 扭頭撫著臉頰。
「從前住在宮裡時,大年下聖人就不大待見王爺, 見一回罵一回。出了宮開了府倒是?方便,年年尋些由頭避出去。檢校司農卿皇甫惟明從前曾任長春宮使, 與王爺熟識。他祖宅在洛陽, 王爺許是?去尋他去了。」
鈴蘭自言自語感慨。
「受人冷眼, 貼人冷屁股的日子,奴婢打小?兒過過來,不以為苦。奴婢瞧著,娘子也?是?個心志堅定的,不至於為這些事喪氣。」
杜若心中一動,遲疑地瞧過來,面上若有所思。
「奴婢走去與袖雲賣個人情,好歹過年, 總該排個席面,想來娘子不反對?」
杜若微微臉紅。
海桐搶道,「鈴蘭姐姐只管去,就說侍奉娘子冤枉大發了,裡外不討好,白吃了一年虧。」
三人相顧哈哈大笑,都有同舟共濟的情意。
龍池殿。
惠妃死後,考慮到方方面面的影響,對內對外執行了兩?套截然不同的喪儀。
做給群臣百姓看的是?皇后標準,京外官員均需入京奔喪,且各級官員十二個月不得?娶妻納妾,一個月不得?歌舞宴樂;可在家裡頭,執行的仍是?嬪妃標準,親王公主為庶母服喪,以一月為期。
然而再往裡頭一層,興慶宮內,李隆基守的規矩卻又加碼:他足足輟朝了十八天。所謂天子服喪以日代月,這便相當於服了十八個月的喪,較之太宗朝長孫皇后薨逝的例子還?隆重些。
他的態度一擺出來,眾人便都明白了的本分。
因而到臘月,出了服的諸位親王一個個尋藉口?躲開。郯王報了病,忠王報了離京訪友,獨壽王時常入宮,卻不去龍池殿看望李隆基,只在飛仙殿思親。
直到十八天後朝會重開,李隆基雄踞在高高的龍椅上,眼神還?有些飄忽,散亂的思緒在腦海里胡亂奔騰。
君權相權之爭由來已久,相權一邊,看似有整個文官體系做倚仗,其實加起來都比不過李隆基一招半式。他想更易儲位,若非張九齡決意不肯,根本不會掀起這麼大的風波。
無論如何,左相和太子不能連成一線。
李隆基原本想著,儲君是?個擺設,待撤換了張九齡,敲打了太子和天下人,叫他們明白誰才是?說一不二的聖君天子,然後再復立,或是?改立他人,都未嘗不可,趁機還?能瞧瞧幾個兒子的心性?,卻沒想到阿瑛這般按捺不住,就算是?受了人唆使擺布,也?得?他本就有在百官面前立威的心腸,才會大喇喇闖到龍池殿。
那便怪不得?他雷霆手段了。
「今歲雨水過多,且急,京畿地區河渠、堤堰、坡池皆有所損毀,幸得?都水監仔細察訪修補,未及妨害農田灌溉大事。十月收糧入庫,較之去歲略增半成。長安縣、萬年縣,公私倉廩皆俱豐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