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蜘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八十九章 混亂的和平,抗戰之血色戰旗,西方蜘蛛,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到了中央大學,他登上講臺,開口就說:“和你們學生打交道,真比對付十萬敵人還麻煩”,還說“你們學生一張嘴,沒道理也變成了有道理”

學生哪裡肯吃這一套,立刻群起高呼:“我們學生是講道理的,你這個[***]的劊子手才是真正的強詞奪理”,然後一陣陣口號震耳欲聾,罵得關麟徵瞠目結舌,真的變成了“紅臉關公”,最後只好跳下講臺落荒而逃。

“關鐵拳兵敗大學校園”的典故一時成為京城的笑談,弄得蔣委員長也無可奈何:“關雨東的政治是弱項”,可沒過多久,老蔣居然任命關麟徵為中央大學的教育長,真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

關麟徵去中央大學的時候,蔡遠飛他們也在場,關司令被哄走以後,傘兵軍官卻沒有走。大學生衝著他們喊:“軍人滾出校園去!”,蔡遠飛就報出自己原先的學校、專業、年級和老師的名字,並且說:“我們是軍人也是學生,大家都是中國的青年,總可以坐下來交流的嘛”,學生們這才不起鬨了。

雖然不起鬨,卻仍然無法溝通。

蔡遠飛的“說服物件”是工學院的學生,他解釋說,自己在後方考大學的時候也考了英語和《中國之命運》,所以“甄審考試”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而學生聯誼會的代表卻認為“甄審”的實質是對淪陷區青年的侮辱,必須取消這種不公平的待遇,並且撤換不稱職的教育官員——雙方各講各的道理,最後誰也說服不了誰。

蔡遠飛他們是到校園裡來“點火”的。

抗戰勝利後,東北就處於蘇聯軍隊的控制之下。按照《中蘇友好條約》的規定,蘇軍應該把東北地區移交給南京中央政斧,並且在1945年12月1曰以前完成撤軍,可是直到1946年,蘇聯人都沒有撤出的跡象。

1946年1月中旬,“東北行營”的八名官員在撫順被東北明煮聯軍計程車兵槍殺。這件事在全國引起了轟動,一時間,籲請蘇聯“約束[***]武裝”、要求蘇聯撤軍的呼聲越來越高。2月份,中國[***]發表了“關於東北問題的四條主張”,要求國民政斧“承認東北明煮部隊”,要求“限制進入東北的政斧軍的數量”,卻沒有要求蘇軍撤出東北——這就給後來的“反蘇[***]運動”提供了口實。

當時的中國老百姓對蘇聯的印象很不好,這不僅有歷史上的原因,也有現實的因素。蘇軍佔據東北,並且不斷壓迫國民政斧在外蒙問題和疆省問題上作出讓步。這樣的舉措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的發展,但在本質上卻傷害了中國的主權,這就深深刺傷了中國人民最敏感的神經——於是,當國民黨當局把[***]的曖昧態度與蘇聯的沙文主義聯絡起來的時候,當蔡遠飛他們指責“某黨為了實現武裝割據,不惜出賣國家利益”的時候,一場全國姓的學生運動就不可避免地被點燃了。

“為了國家主權,不懼赴湯蹈火”、“只知有國,不知有黨”——這是1946年反蘇運動的主要口號。

國民政斧選擇在這樣的時候提出這樣的口號有一個重要的原因,1946年3月,正是美國總統特使馬歇爾將軍到中國主持調停的時候,馬歇爾一下飛機就聽到了如此“明煮的、愛國的呼聲”,立刻就對蘇共和[***]的行為提高了警惕。於是,隨之而來的政治脅迫和國際壓力不僅迫使[***]決定“讓開大路、佔據兩廂”、放棄了“獨佔東北”的計劃,也迫使蘇聯最終從東北撤了軍。

1946年3月的這次“點火”可以稱得上是國民黨和三青團最為成功的政治運作之一。在這場學生運動的影響下,大批青年先是走上街頭,繼而又走上了內戰的戰場。而與此同時,由[***]主導的“聲援一二?一學生運動”和“反甄審”運動卻被完全壓制,學生中的[***]員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進擊的大明鐵騎

省墨

幹宋

任鳥飛

我生活在初唐

江中小蝦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