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4章 撥雲見日,大明:我與朱棣爭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原本盛庸被朱棣派往淮安,他還想先看看情況再說。

不料耿炳文三個個兒子前軍都督僉事耿璇、後軍都督僉事耿瓛、尚寶司卿耿瑄先後被朱棣所殺。

盛庸頓時知道大事不妙,接著,盛庸聽到訊息,朱棣經常派人潛入駙馬梅殷府上,被梅殷覺察,私底下多次大罵朱棣,盛庸就知道,梅殷將來恐怕也不妙。

於是,盛庸更聯絡平安,兩人決定,趕緊一起跑路。

盛庸先安排全家往南,逃向朱高煦給的地址福建長沙村,然後自己喬裝打扮以孫霖親兵身份,跟隨孫霖來到雲南,直接投靠朱高煦。

據他所說,平安比較小心,他先和家人一起往南方福建逃,然後從福建再到雲南來。

“好,好,我得將軍,如虎添翼也。”朱高煦喜不自勝,連連稱好。

當下盛庸又向朱高煦介紹孫霖,原郭英部下,後為盛庸先鋒。

孫霖跪倒,提到靳榮,聲稱,當年耿炳文戰死,燕軍只有高陽郡王最尊重老將軍,郭英郭老將軍,不只一次在我們諸將提到這事。

他與靳榮也是老相識,早就有意投向漢王,上次漢王在京師募三護衛時,就想投靠,但為了掩護盛庸,所以沒有參與,當然,那會盛庸也沒決定逃,他肯定是說客氣話,但這不重要,朱高煦很佩服盛庸,盛庸這人很聰明,即便來投靠,也帶著孫霖,果然比平安麻利多了。

很好,很好,朱高煦高興道,盛庸和平安來了之後,對西平侯,和何碌這些人來說,更有說服力。

特別是盛庸,在靖難屢敗屢戰,最後關頭還在浦子口江上血戰北軍,的確算是南軍最忠誠將領。

剛來雲南時,朱高煦聽到鄭祥為統兵官,統領漢王三護衛,又見朱棣派了幾個新的指揮同知到雲南,沐晟又不肯見自己,立馬感覺頭頂四周好像有無數大山,壓抑的他心裡很難受。

自從撞破西平侯與何碌見面,又遇到盛庸和李霖相投,朱高煦又突然感覺到有種撥雲見日,霍然開朗的欣喜,似乎所有的一切困難,都能迎刃而解。

盛庸到後的第二天,西平侯沐晟終於帶著雲南的一堆文官到漢王府拜見漢王。

雲南承宣布政使司前任左布政使在燕軍進京後,投河而死,朱棣登基後在永樂元年大量更換了當地的主要文官。

現任左布政使為原北平右布政使曹昱。

原刺史曹昱被改任為山東右布政使,這次朱棣直接把他派到雲南來。

升刑科都給事中周璟,為雲南右布政使。

原歷史周璟升任山西右布政使。

另有通政司左參議苗微,升為雲南按察使。姜滌、周樂為按察使副使。

原刑部主事茹琪為雲南按察司僉事。

朱高煦在大殿裡接見了這些文官,發現雲南四品以上的文武官員,基本都被朱棣換了,今天很多來的官員都是今年剛上升的。

有些人還是燕王府的老相識。

朱棣這是多麼不放心朱高煦,換了這麼多文武官將到雲南。

可惜現在朱高煦搭上了西平侯,只要再把鄭祥拉下水,加上各衛所指揮使級以下的中層軍將,那麼朱高煦就有信心控制住整個雲南。

西平侯來了之後很冷淡,當著眾文官的面,也沒和朱高煦聊幾句,好像只是為了表面功夫,拜見完漢王后,就藉口離開,其他文官有的也趕緊離開,只有北平呆過的曹昱和朱高煦較熟,坐了片刻之後,才離開。

官員們陸續離開,第二天有訊息傳到雲南府各處,說是西平侯和眾文官昨天不給朱高煦面子,進去打了個招呼就走,漢王在府上大怒,砸了很多器物。

其實西平侯前腳從前門離開,後腳又從後門進府。

進府之後,西平侯見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唐朝直播破案

清九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