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4章 漢王賢德,天下歸心,大明:我與朱棣爭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大,但聽到安享晚年的話也不敢說什麼,兩人同時跪下,顫聲道“多謝—皇兄(皇弟)。”

感覺到他們驚恐交懼的神情,朱高煦微微嘆了口氣,伸出雙手拍拍他們肩膀,轉身而去。

——

第二天上朝,在下面無數目光的注視下,朱高煦淡定的來到御座邊上站好,不知為啥,站好之後,他餘光老想看幾眼御座。

不過他現在還要裝逼,自然沒敢坐,聖賢三拒還沒有,他臉皮這麼薄,怎麼能隨便坐?

此時大殿下面站滿了文武百官,但大部份還是朱棣時代的人。

朱高煦的人要麼在外征戰,要麼在雲南、交趾等地駐守。

但這不重要,至少他現在已經是紫禁城的主人,將來隨時可以更換這些官員。

下面的官員們也是如此,現在所有人都膽顫心驚,皇城的主人變了,他們也知道自己命運很可能會被改變。

“戶部尚書可在?”朱高煦站穩之後,突然道。

人群裡有些騷動,過了片刻後,夏原吉磨磨蹭蹭站出列“臣在。”

夏原吉這人呢,是要點臉的,當年朱棣時來時,他也沒搭理,不像楊榮這些人屁巔巔跑去迎駕。

但是呢,他又不想硬抗,朱棣讓他出來做官,他也老老實實出來幹,畢竟他也不想變成方孝孺和黃子澄。

現在朱高煦進京也是這樣,他昨天沒去迎架,今天一大早被錦衣衛從家裡拖出來,相當無語,卻又無奈。

“夏部堂,朝廷戶部還有多少錢糧?”朱高煦好聲道。

夏原吉還是那麼死樣子,永遠是別人欠了他一百萬似的“回大王,戶部還有銀錢約一萬四千三百兩,糧約七萬九千石。”

頓了頓後,他又道“這都是七天前,直隸附近糧倉報上來的,現在還不知有沒有呢。”

戶部主要的糧倉,都在各地,像蘇州、太平府等都有。

很多之前都有駐軍在,當地也在消耗。

所以夏原吉說,現在還有沒有是問題,並且,京師肯定沒有什麼了。

四周再次有些騷動,朱棣當年進來時,京師裡有錢有糧,內承運庫全是朱元璋和建文帝的私房錢。

現在在朱棣手上不停的打仗,修建北平皇城,已經用到這個地步了。

朱高煦進來空空如也,你這朝廷怎麼運轉?

但聽朱高煦又問夏原吉“夏部堂你這個級別,年俸多少?”

夏原吉愣了下,緩緩道“臣正二品官,月俸六十一石。”

朱高煦又問,現在朝廷是如何折算的?

洪武時,明廷官員主要是拿米結算,到了永樂後,即朱棣即位,改了兩次。

第一次為永樂元年,他剛登基,就改了結算方式,試行米鈔結算制度。

當時規定“一二品四分支米,六分支鈔;三四品米鈔各半;五六品米六鈔四;七八品米八鈔二。”

這時還在用寶鈔,所以有時候不給銅錢和銀子,會給寶鈔,這讓官員們很不滿,因為寶鈔不值錢啊。

到永樂中期,又改了一次。

當時還在修建北平皇城,又要北伐,朝廷沒啥錢了,朱棣又啟用了折色法。

折色制度規定京官的俸祿三成給米,剩下七成則“春夏折鈔,秋冬則蘇木、胡椒”。

胡椒、蘇木作為一種重要的藥物和染色物料,在當時主要作為奢侈品在宮廷使用。

將這種奢侈品當作俸祿發放,且官方規定的折色價值低於市場價值,實際上就是降低了官員的俸祿。

朱棣當時這麼改也沒辦法,朝廷實在沒錢,連北平城都修建不起了,只能降低官員收入。

後面宣德、正統各朝都學著朱棣改來改去,明朝官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唐朝直播破案

清九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