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當皇帝,一定要夠狠(初四加更)
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2章 當皇帝,一定要夠狠(初四加更),大明:我與朱棣爭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的想法,他只會在意自己的利益和安全。
假如明末李自成兵臨城下時,崇禎突然換成朱棣,他絕不會自負神武,帶著兵馬出京大戰,而是第一時間跑向南京。
這就是不要臉和要臉的區別。
留的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果然,朱棣這時又道:“俺知道大夥心裡怎麼想,覺的現在這種情況遷都有點不可思議。”
“俺其實就是想借遷都這件事,試試眾大臣們的心思。”
“現在看起來很明顯,大部份文官啊,心都不在朝廷這邊了。”朱棣說到這裡,就有點咬牙切齒。
逆子突然宣佈加餉,拉攏天下官員和軍將們的心。
朝廷很多官員,已經心不在焉了。
眾人將皆是無語,也不知道說什麼好。
“戰時遷都是大忌,俺也知道,今天不過用來試探。”朱棣這時道:“現在俺看出來了,文官們靠不住,還是現在你們這些靖難老兄弟們,才靠的住。”
這時郭亮率先開口,咱們和陛下同生共死過來的,當然永遠跟隨陛下。
朱棣大聲叫好,然後又道:“諸位都是靖難功勳,逆子反對靖難,要是他打進京師,大夥的勳爵,都要被剝奪。”
眾人不置可否,有人表情似乎不甘心。
朱棣看在眼裡,便道:“不到萬不得已,俺也不會回北平,但萬事都要未雨綢繆,先做安排。”
朱棣今天召集這麼多人,就是做了兩手準備。
朝廷一方面要在湖廣再次集和更多的兵馬,由他御架親征,決戰逆子。
同時北平方向,加強防守,鞏固地盤。
現在朱棣從朱高煦身上也學到了一些,決意鞏固自己的老家。
郭亮、鄭亨這些人,都是駐守北平附近的大將,朱棣把他們重新分配一番,最後道:“伱們都把家屬帶出京,回各駐守之城,發動民夫,加固城防。”
他已經打定注意,將來朱高煦要是往北進攻,必然要讓其一個城一個城蟻附而攻,死傷巨大。
特別是北平的防守,更要加固,因為聽說逆子那邊火炮比較厲害,同時要求徐理回北平後,在當地多多打造洪武大炮。
徐理連連點頭。
唐榮在現場算是比較年輕的,他父親唐雲當年也算最早跟隨朱棣的,靖難中多次留守北平,協助世子守城,所以唐榮現在和世子關係也挺好的。
朱棣道,你帶家屬去滄州,再建滄州城。
靖難時徐凱守過滄州,當時滄州是座土城,徐凱想加固建城,但正好是冬天,士兵和工匠都受不了,而且燕軍突然攻到,來不及加固,就被攻破,徐凱也隨之降了。
靖難成功後,朱棣給徐凱鈔二千錠,署左軍都督僉事,基本也是閒置,一直到死,沒再領過兵。
朱棣奪下滄州後,怕官軍再來加固,所以也沒修建,還拆了官軍修建的一部份。
現在朱棣又重視起來,因為他知道滄州是山東進入北平的要道之一。
當年徐凱駐守滄州,他如梗在喉,半夜突襲,當年是大概後世晚上二十一點左右攻打滄州的,所以沒給滄州修城的時間。
唐榮聽後,馬上領命,臉色也有點嚴肅。
此時郭亮正在沉思。
他們諸將的家屬,基本都在原守地,只有都指揮司,和總兵官這樣的大將,會有部份家屬留在京師。
現在朱棣說這句話挺有意思的?
他回想起自己在靖難中守永平時,朱棣來信,讓他打不過可以跑,先把家屬送北平來。
郭亮看的感動不已,打了雞血似的防守永平,整個靖難三四年打下來,官軍遼東和大寧兵馬,完全拿永平沒辦法。
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