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太子的憤怒
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0章 太子的憤怒,大明:我與朱棣爭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四川大戰後,朱高煦立馬給降兵和四川投降的官員先發了兩倍餉銀,第一時間穩住官員和兵士的心,同時重組兵馬,訓練精銳。
他三次戰役大獲全勝,得到數十萬兵馬,肯定要先吸收消化,穩住軍心。
靖難時雙方的兵馬都經歷過大敗,敗兵將士都投降來投降去,因為都是內戰,所以投降很容易的。
但現在朱高煦又分田又加餉,那以後他們被官軍打敗,還降不降?
家裡幾十畝在朱高煦這邊呢。
朱棣你勝了後,還會重新分給大夥嗎?你會按朱高煦的標準發餉嗎?
朱棣要這麼發,馬上就要破產。
所以朱高煦這招很毒,也很有效,只要給他時間,他統治的地盤會越來越穩固,以後官軍來攻,可以說絕大部份城縣,不會像靖難中那樣投來投去。
四川勝後,朱高煦並沒有急著再往湖廣攻,因為最近降兵太多,需要妥善處理,且更重要的是,馬上秋糧在即,朱高煦要穩住秋糧,保證軍糧。
他兵馬暴增,還給官員俸祿加倍,都是要大量的糧食。
所以朱高煦此時到處徵調、運轉糧食。
西南各省產量遠遠不如朱棣控制的地盤,好在他還有交趾和占城兩個產糧盛地來支援。
源源不斷的船隻,正從交趾海防港等往廣東,福建沿海過來。
八月中旬,一紙命令傳遍西南數省加福建廣東,無數工匠和鐵料往廣西、湖廣方向集合。
朱高煦從雲南帶調來了工匠,準備在湖廣大量鑄造火炮。
八月底,在湖廣的朱能、火真、陳志等得到訊息,官軍在四川又慘敗,宋晟退回陝西,重組防線。
三位靖難功勳聽到,都是不敢相信。
宋晟打仗以穩為名,幾十年統兵一方,從未大敗過,且有何福、張武、瞿能等大將相助,沒想到還是敗了。
據說敗的和廣西一樣慘,只帶了幾萬騎兵逃回來。
沒幾天,整個戰役經過又慢慢傳回湖廣,眾將這才知道是瞿能反水了。
一直到九月初,朱高煦的兵馬才從永州出發,正式進入湖廣腹地。
這會四川大敗的訊息已經傳的到處都是,朱高煦給天下官員加俸祿的事也是人盡皆知,湖廣各州凡是沒有大量官軍駐守的地方紛紛投降。
像寶慶原本有寶慶衛,但朱能退回長沙時,把寶慶衛也帶走了,城中只有幾百軍士,也果斷跟著投降。
此時官軍剛剛經歷廣西大敗,湖廣兵馬不多,朱能為自保,都把附近各縣府的兵馬集合到了長沙。
這讓朱高煦兵不刃血連下寶慶,衡州,武岡、黔陽,這樣整個湖廣南部,納入朱高煦地盤。
與此同時,正從四川回到貴州方向的盛庸軍,派趙貴領兵兩萬,自四川巫山進湖廣歸州,歸州長寧所官軍已經早已放棄,撤向荊州。
原在沅州的火真先退到長沙,然後和朱能一合計,兩人加起來手上不到十萬兵馬,叛軍火炮厲害,只能守一個大城,兵力如果分散守幾個小城,肯定是找死,只會被各個擊破。
長沙是重鎮,原本應該固守,但水道窄了點,又遠離江南和河南。
此時朝廷徵調的兵馬,正從河南,江南等地往武昌集合,距離長沙太遠。
長沙顯然不安全,叛軍下步肯定要打常德,那邊也沒兵馬駐守,大機率會降,一旦叛軍拿下常德,長沙可能被包圍,而且萬一討逆軍繞過長沙,直取嶽州(巴陵),斷他後路怎麼辦?
所以他們乾脆放棄了長沙。
於是不得已,兩人退向武昌。
朱能當時要守桂林,除了想釘個釘子在廣西,也是因為桂林有宗室在。
現在長沙的吉王還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