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吃進去容易,吐出來難
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9章 吃進去容易,吐出來難,大明:我與朱棣爭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交界之處,那基本等於是發配。
朱棣上任後,大量更換了省級主要官員,府州和縣的,則實行了輪換模式,即原本京師附近的,都往廣東,雲南,福建、陝西等僻遠處發配,原來這些遠地方的,調入一部份到京師和繁華的地方,另外重用原北平投效自己的官員。
所以廣東這邊的官員很多都是被髮配過來的,非常樂意和李遠這麼幹,更別說,李遠沒來之前,他們很多人,已經這麼幹了。
要知道現在在廣東當縣令可是很清苦的,根本不如江南和京師一帶,要是再沒點好處,官員們怎麼活下去,所以朱元璋大殺貪官,啥弄都用也沒剎不住。
李遠用衛所私自曬鹽,然後私賣給鹽商的方式,立馬獲得源源不斷的銀子,除了可以支援漢王,還用多餘的銀子拉攏當地軍將,頓時把廣東都司上下幾乎擰成一條心。
可以說這會廣東都司,特別是沿海一帶的衛所,都沒心訓練和打仗,專門曬鹽走私賺錢,有時李遠都會派兵幫鹽商把鹽送到廣東邊境,再讓鹽商送到外省。
他們每兩月結算一次,李遠會召集千戶以上來分錢。
各指揮使衛們回去後,還要衛所上下分錢。
李遠的成功,讓福建的徐安也跟著學以致用,也同樣起到了效果。
福建官辦鹽場全國最多,徐安一查一個準,同樣查到大量當地官員以權謀私,順理成章的加入其中,再拉一些沿海衛所下水。
這次李遠再來到永安所,這邊鹽場已經變的更大,從永安所到廉州衛之間,沿海全是軍戶新弄的鹽場,但從一月份開始,大量的船隻突然從安南方向過來,紛紛來到永安所,差點堵出他們私鹽出海的路。
這邊的私鹽大部份走陸路賣到廣西雲貴和中原地帶,少部份走海路往浙江、江蘇。
所以這麼多船突然過來,立馬堵出他們出海的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