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吃進去容易,吐出來難
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9章 吃進去容易,吐出來難,大明:我與朱棣爭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毛信這時道:“俺兩人以前是漢王府三護衛千戶,現在是瞿都督的親將,都督看看,能不能把俺們,放到衛所裡當個一把手,二把手也行。”毛信這時笑道:“外面還有一堆百戶,總旗,都是跟咱們從雲南來的。”
尼孃的,瞿能心中大罵,這漢王真是無孔不入。
但他即在打算跟漢王幹,也沒啥猶豫的:“給我點時間,不能一下子全安排了,得慢慢來。”
“一定要最重要衛所。”毛通道。
“這個本督當然明白。”瞿能嘆道。
四川最重要的,一個是重慶衛,一個是夔州衛,扼守入川東邊要道,從東邊湖廣進來的官軍,走水驛道也好,走陸路也好,都要經過夔州衛。
打下夔州衛後,下一個必然要打重慶。
因為從夔州衛到重慶是官方重要的水驛道,控制住這條水驛道,才能從水路源源不斷的運輸兵馬和物資。
不然以四川的地勢,你不走水路用人工和馬車,有的苦了。
瞿能突然想到一個問題,四川北面就是何福的陝西,東面是湖廣,南面是貴州。
要是何福也被漢王搞定,他只要大軍守住夔州衛和重慶一線,湖廣和貴州的官軍就進不了四川了。
而且貴州由漢王搞定,那隻要防湖廣一線就行。
等於只要守住夔州府,就能擋住湖廣的官軍。
而夔州衛的位置,和當初靖難時的永平府相當。
燕王靖難打了幾年,只在永平府有郭亮駐守,明軍遼東的兵馬,無法寸進一步。
夔州衛的附近的地形地勢又比永平府強了不知多少倍,到處山川和水道。
官軍當初打永平,還能繞到永平後面,這會要打夔州府,除了強幹沒啥辦法。
於是瞿能馬上道:“只要咱們守住夔州府和重慶一線,官軍就無法進川了。”
毛信笑道:“四川都督最熟,咱們都聽都督的。”
於是,瞿能打算把毛信派往重慶衛,陳洪派往夔州衛。
毛信又問:“瞿都督有四川兵力佈置和所有地圖嗎?”
瞿能猶豫了下,默默的點頭。
毛信稱,他們拿到地圖後,還要在四川到處走動,完善地圖,請瞿都督派人協助,話到這份上,瞿能當然只能全力幫忙。
永樂四年(1406年)一月,廣東沿海永安所。
永安所在雷州(海南省)和廉州的中間,西邊就是後世的鐵山港區。
鐵山港區有千古良港之稱,是桂東南地區最重要的出海通道,擁有眾多優良港口。
廣東都指揮使李遠在去年十二月就到了永安所。
永安所原本是千戶級的衛所,李遠到任後,先讓廣東都指揮同知王忠兼任廉州衛指揮使,半年後,心腹族人李衝為永安所千戶,其餘幾個心腹,分別為欽州所、靈山所千戶。
從而牢牢控制著廉州衛四周所有衛所。
李遠完全控制住當地之後,便下令衛所軍戶們在海邊曬鹽,興建新的鹽廠。
明代繼承的是元朝的鹽場,製作鹽的百姓們編為鹽籍,都是世襲,匠籍一樣,是地位非常低下的。
又以曬鹽和煮鹽的區分,分別稱為鹽丁和灶戶。
又因灶戶和鹽丁貧富有別,按其分配的鹽地產量多少以及產鹽的質量好壞將灶戶和鹽丁分為上、中、下三等,每一等又分上、中、下三則,不同等級的灶戶鹽丁所繳納食鹽定額也不一樣,這種做法使灶戶鹽丁們的負擔得到較為平均地分攤。
簡單說就是灶戶們世代圈在某地產鹽,然後每個人按時繳納食鹽。
無論灶戶還是鹽丁,官府每年都會支給工錢,但不允許鹽戶私藏、私售食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