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58章 露出獠牙的皇帝,大明:我與朱棣爭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b><\/b>

皇帝要稅改,他們當然知道,但這件事操作的另有其人,現場大部份人都沒參與,聽說主要是戶部和錦衣衛在幹。

夏原吉這時來勁了,馬上站起身,聲音也無比洪亮。

“按陛下區分,全國主要分四種稅農業稅、房產稅、商業稅,海關稅。”

“京師有農業稅和商業稅、房產稅三種。”

“京師目前共有糧田一百二十八萬畝。”

此時南京城大概四十萬畝大小,但很多勳貴在城外有田,包括在應天府八縣中其他縣也有田,這些按人來計,人在京師當京官的,就算在京師的稅收中。

“朕打斷下。”朱高煦突然想到什麼。

夏原吉愣了下,也沒出聲,等著他。

“朕現在只有糧田一萬畝,除了皇莊的一萬畝田,其他皇莊官田全都賞賜分封出去,等新的‘大明田地證’做好,全國糧田都有歸屬,這事就塵埃落定。”

皇帝是告訴他們,自己以身作則,只留了一萬畝田,以後也沒有田分封給新的藩王和子女們。

“按陛下的稅制,所有糧田都要收稅,百姓五畝以下免稅。”

“按年產兩石計,全年可收稅三十八萬石。”

眾大臣紛紛震憾。

這是大明有京師以來,第一次在京師能收到這麼多稅糧。

以前京師的田基本都勳貴擁有,要麼就是藩王官員,要麼就是官田,包括學田等等,根本收不到什麼稅。

“前段時間,由錦衣衛和戶部聯合勘查,京師大小商鋪需納稅的,統計為兩千一百六十二家。”

夏原吉這時抬頭看了下眾人“堵當和紅樓不在其中。”

“全年當收稅為十五萬七千六百十八兩。”

這裡面的納稅大戶,都是賣絲綢絨布,高檔酒樓、白糖精鹽等賺大錢的商鋪。

像有些鐵匠鋪,肉鋪等,收稅極少。

反正就是越賺錢的商鋪,收稅越多。

這糧稅和商稅也沒多少,眾大臣聽著也不以為然。

但轉過頭想想,這只是應天府一個城,全大明所有城府加縣都收起來呢?

“另有紅樓稅,分兩種,一是牌照費。”

夏原吉道,陛下月初舉行了拍賣,十個牌照,合計拍了九百四十二萬兩。

“啊”全場這下齊齊驚呼。

有些官員之前都無精打采的,大概感覺自己身為朝廷高官,在談商賈的那種蠅營狗苟的下作事,非常不理解。

現在突然聽到這筆銀子,所有人都瞪大眼睛,一臉不可思議的表情。

“當然,這是十年的使用費,摺合每年也就九十多萬。”

“重要的是稅收。”夏原吉笑道“暫時各個拍到牌照的,都已經向戶部文藝司上報了規模和大小。”

“初步測算。”

“十個牌照,每年少三十萬兩稅銀。”

“那在這塊,朝廷在京師,年收入可達一百多萬兩。”

夏原吉現在說的眉飛色舞,手舞足蹈“按陛下這麼推--廣下去,如果整個大明各承宣布政使司都能幹好這件事,加上商業稅,那全國年收入-——。”

“如果再加上海貿關稅,嘖嘖,這可不得了。”

夏原吉興奮無比,這下終於有錢了。

朱高煦洋洋得意“這只是暫估,具體能收多少,收個幾年就能清清楚楚,當務之急,還是要加快立法,推廣,只要各地都能收上稅來,朝廷就有錢。”

“朝廷有錢,就能放心辦事,還能給各位大臣們多發獎金。”

諸大臣聽到最後一句話,都情不自禁的笑了。

“宋禮。”朱高煦突然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唐朝直播破案

清九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