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到處烽火
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0章 到處烽火,大明:我與朱棣爭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鋒十萬來到嘉峪關外,打了一天沒打下,轉而東進,繞過嘉峪關,往大明西北部去,估計會沿著長城在外面繞。
大明在此時的長城連綿上千裡,從嘉峪關一直到賀蘭山。
如果何福沒猜錯,帖木兒大軍要麼從甘肅這邊找地方破關而入,要麼繞向大同附近。
後者要多走繞數千裡,所以何福請皇帝陛下儘快佈置。
三月中旬,朱高煦一道道旨意發向各處。
命鄭和和楊立山的艦隊,暫歸張輔統帥,全力打擊南洋各國。
駐守南洋的舊港都司,交趾都司、西貢都司三大都司兵馬皆歸鎮南總兵官瞿能節制,張輔為副,從陸路和海路兩路,分攻南洋各國。
具體做戰事宜,由瞿能和張輔自已做主。
朱高煦只有一個要求“告知瞿能和張輔,此戰務必取勝,當不惜代價,用火炮和鐵騎還有火油,狠狠的教訓夷人。”
朱高煦在聖旨中提到火油,而南洋各國的很多建築都是木製,可見此戰,大明將夷平一切敵人,毫不留情。
命四川瞿陶領兵三萬進入甘肅,支援何福,防備帖木兒,命山西陳文加強武備,預防帖木兒,命北平顧興國,加強武備,隨時支援山西。
朱高煦言,一旦有關被破,各地當堅壁清野,遷移百姓,退往重城。
帖木兒萬里東征,很難攻破重城,更需要大量的糧食。
而在遼東總兵官平安那邊,朱高煦只寫了幾字“平安還有討逆勇乎?”
平安接到聖旨,仰天狂笑,聚集兵馬,準備迎戰本雅失裡。
一道道命令放往各地後,朱高煦揉了揉太陽穴。
登基以來,最近一個月是最忙的,三天兩天召集各路官員,商討對策。
所有文官都不希望打仗,但朱高煦認為,有些事情,是無法避免,但可以儘量壓縮規模。
歷史上明成祖北伐,每次動員五六十成人,還有十幾二十萬的民夫,勞師動眾,有損國力。
現在朱高煦要儘量降低規模。
北元那邊,由平安遼東總兵官自己應付,歷史上丘福十萬大軍沒打贏,是丘福的問題。
而且明軍是攻,現在明軍在自己地盤,北元來攻,平安就算大敗,損失也不會太大,何況朱高煦相信平安的能力,更相信自己的兵馬,遠勝朱棣歷史的明軍。
南洋方向由瞿能和張輔應付,也應該沒什麼問題。
那邊各布政使司的收入,足以支撐那邊的戰事。
最大的問題,還是帖木兒長子阿哈魯的東征。
大明西北到北方一線,數千裡邊關,你不知道阿哈魯會選擇在那破關。
朱高煦只能一邊加強武備,準備兵馬物資,同時靜靜的等著。
四月中旬的某天。
京軍指揮使周虎來到武英殿外。
老遠就看到皇帝在那挽弓。
等走近後,叭,朱高煦鬆手,一箭射中靶心。
“陛下還是神箭無敵。”周虎拍著馬屁上前笑道。
朱高煦無語的看了他一眼,把弓遞給身後的鐘顯,然後伸了伸腰“不行了不行了,年紀大了。”
“陛下正值壯年呢,朝中上下武將,誰能是陛下對手。”
朱高煦臉色一沉“有話快說,有屁快放,別拍馬屁。”
“嘿嘿”周虎乾笑,然後左右看看,鬼頭鬼腦的壓低聲音“陛下會御駕親征嗎?”
朱高煦猶豫了下,轉頭看看周虎“怎麼了,又想打仗了?”
“這天天呆在皇城,人都快呆廢了。”周虎叫道。
叫完感覺有點不對勁,趕緊閉嘴。
皇帝也不是天天呆在皇城裡。
“臣不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