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1章 人傻錢多大明朝,大明:我與朱棣爭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向民間售賣兩千料以上大船。”

“這樣和夏部堂說吧,每賣一艘船至少能賺一千兩。”

“民間商船多了,跑海商的就多了,咱們收的稅也就多了。”

“另允許民間開辦造千料以下的船,朕可以斷定,十年之後,民間的跑海貿的船,最少比現在多十倍以上。”

“夏部堂,你想想,到時能收多少稅?”

夏原吉聽著,就感覺嘴角有什麼在流淌,伸手一摸,原來是口水,頓時一臉不好意思。

淮安的清江造船大,在永樂時已經在修建,因為朱高煦起兵,就停建了,朱高煦登基後立馬重啟。

原歷史到明年完成,這個清江造船廠當時共有三千多工匠,能年產船隻五百艘。

另外原本明年建立的臨清造船廠,工部之前都準備好了,也是因為朱高煦起兵後暫停。

臨清造船廠在歷史上主要造淺水船,用來糟運。

朱高煦暫時沒管,先要海貿為主,因為他從交趾那邊搶了好多淺水船,可以暫用。

他現在就是瘋狂推廣海貿,鼓勵民間買船造船,然後瘋狂收稅。

只要船多,自然稅就多了。

“陛下現在怎麼收稅的?”夏原吉這時有點不解“按市船舶司那樣,也收不了多少啊?”

大明洪武和永樂時的市船舶司,簡直是坑爹貨,首先明朝的市船舶司的提督都是宦官為主,這是永樂大帝朱棣起的好頭,從他辦船廠,讓鄭和、王彥兩個宦官主事就知道,他很重用宦官。

鎮守太監這個名詞也是在這個時侯流行起來,全國各地市船舶司都以宦官為提督,並讓原先的市舶提舉司成為陪襯,毫無實權。

宦官提督各船舶司後,開始可能會好點,時間一長就亂搞,各種腐敗貪贓。

明朝的市船舶司功能多樣化,洪熙前主要有四個功能,一是辨明堪合真偽,二禁止沿海居民下海通番,三就是針對外來私人貿易的貨物進行徵稅,其四就是保證貨物的公平交易。

現在洪熙朝第二條已經更改,變成鼓勵全國居民下海通番,同時還負責預售二千料以上官造大船。

這會僅福建一個船廠,明年來自民間的大船訂單,已經排到明年十月份。

第一條辨明堪合真偽是啥意思?

明初時期,由於朝貢貿易的利潤巨大,不少番商就假冒貢使前往大明,而藩屬國也有從私人海貿中收穫利潤收入,因此不加制止反而頻繁派遣使者前往大明,從官方私人兩個渠道賺取了大量錢財。為了避免藩屬國密集的派遣貢使前往大明騙錢和私人番商屢屢冒充貢使的情況發生,因此明太祖就在洪武十六年敕諭禮部,向各個前來朝貢的藩屬國頒發堪合文簿,這便是“堪合”制度的由來。

簡單來說,因為古代中國向來以天朝上邦自居,所以外國人都知道大明人傻錢多,阿貓阿狗都可以假扮使者,或每年多派幾次真使者,只要來了,就能騙到錢。

像此時的高麗一年最少要派七八次使者過來,反正他們要向大明上貢戰馬等物,有時送來幾十匹貢馬,大明朝廷能回禮價值數千上萬兩白銀的禮物,這就是血賺啊。

外番都知道大明人傻錢多,還有各種假冒使者的,隨便送點東西說是貢品,大明朝廷能回一堆好禮,又是血賺。

所以市船舶司的第一個功能,就是辨明堪合真偽,要看清楚使者是真的假的。

但這招也沒用,外蕃看到你們要辨真偽,那索性都來真的,一年來朝貢七八次,你得給咱們回七八批禮品吧,還是血賺。

朱高煦正說到這事,外面來報,兵部尚書劉俊和禮部尚書呂震來了。

“讓他們進來。”朱高煦是專門派人把呂震兩人叫進來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唐朝直播破案

清九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