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99章 皇帝載入史書的話,大明:我與朱棣爭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鹽業上,朝廷還佔了十分之一的鹽場以為國營,主要是看經營對比,和徹底放開的可能性,需要數年的判斷才能決定。

而在糖業和礦業及海上貿易上,各有不同。

海上貿易這塊,朱高煦徹底放棄了,水師船隻不再東來西往的運輸商品售賣,專力進行海上征伐,全部讓民間商人來幹。

朝廷幹好兩樣就行,一是收海關稅,二是賣大型海船,僅這兩項,就賺的盆滿缽滿。

楊立山以前和鄭和出海,一方面是開路探尋,完善世界地圖,二是沿路做生意。

以後他們不做生意,主要任務就是以後面軍事行動做準備,開始殖民掠奪。

礦業上面則採取官辦和民租兩種。

大型的重要礦,由官方自己開採,中小型和不重要的租給民間,收租金,另外再按產量收稅。

通常租金比較少,收租金是代表這礦是國家的,收稅才是重點。

能收多少稅,說到底還是看官員監督。

但朱高煦有樣本在那。

每個新礦由官方先幹兩年,然後承租收稅金。

你民間租用後,再與監督官員勾結,少報產量,少交稅,很容易就能看出來。

糖業也是如此。

討逆戰中,朱高煦為了賺錢,弄了很多甘蔗地,之後又到處收黑糖,然後弄為白糖。

這幾年已經賺了很多,現在糖業也要改制,交由商人經營,如何弄白糖的方法,也慢慢流傳出去。

朝廷將原有糖場同樣拍賣,直接全部賣掉,沒有期限,因為這玩意和鹽場不一樣。

賣掉後收重稅。

以後誰的糖賣的好,各憑商人自己的本事,朝廷只負責收稅。

說實話,以前朱高煦自己弄白糖,然後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用船運到各處賣,除掉各種開支後,還不如現在直接收稅好。

而且白糖徹底放開後,糖產量大大提升,銷售大大提升,稅收也是狂增。

在整個的商業部改制中,很多討逆功勳拍到了鹽場,糖廠,甚至礦產的經營權,這是朱高煦對討逆功勳們的一種支援和賞賜。

至於他們將來能不能經營好,那就不是朱高煦能管的事。

整個洪熙四年朱高煦主要心思就是教育,興建學校,還有商業改制兩件事上。

民間贊聲一片,皇帝讓利於民,儘管有部份是勳貴得到,但普通商人也同樣得到很多。

——

六月的杭州有點熱,今天學校上午有體育課。

同學們最喜歡上體育課,因為啥都會可能。

上個月他們練了射箭,聽老師說等天熱了,還要練游泳。

但今天是足球。

老師姓於,前雲南衛所軍士退役,在雲南時,就跟著漢王的兵馬,玩過足球。

秦漢和趙真比較喜歡玩,齊大雄就不喜歡,跑不動。

體育課結束後,班長齊大雄和秦漢,趙真、王有才等人在一起,找了個陰涼地方聊天。

齊大雄有事問秦漢三人。

“杭州逐昌金礦,朝廷要拿來拍賣,我爹居然問我,出多少錢合適?”齊大雄洋洋得意道。

因為他學了數學,還經常回來幫老爹算帳,他父親現在覺得齊大雄挺厲害的。

“金礦也賣啊?”王有才眼中閃過激動之色。

逐昌金礦開挖於唐朝,歷經宋、明,一直是重要的金、銀產地,直到明萬曆年間發生礦難,礦區塌方後荒廢,然後就等到解放後,才重新開始,當時官府排幹礦洞積水,繼續在明代金窟之下開挖,目前該礦還能年產黃金五萬兩,和黃金同時產出的還有白銀,白銀產量,比黃金還高。

這個礦前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唐朝直播破案

清九玄